[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有效散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0297.X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黄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军锋 |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充电 有效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有效散热装置。提供一种对新能源充电桩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好,且可较好适应使用较为频繁的新能源充电桩用有效散热装置。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有效散热装置,包括有外壳、挂线块、显示屏、抽风机、冷却机构、加水机构和传动机构,外壳外侧的中部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悬挂充电枪的挂线块,外壳上部的右侧安装有用于操控电器设备的显示屏。启动抽风机可将空气从进气口处吸入,然后通过抽风机排出,将外壳内的热量吹散,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通过冷却机构的降温作用及加水机构和传动机构的配合作用,可将清水涂刷在外壳表面,进一步的达到有效散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有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对新能源充电桩的使用较为频繁,使得新能源充电桩的使用供不应求,而人们在使用新能源充电桩时,由于新能源充电桩所输出的电流较大,容易使新能源充电桩的温度过高,为了新能源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让人们使用安全,需要对使用时的新能源充电桩进行有效的散热。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329201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和其内部导通的散热孔,充电桩主体上转动连接有保护套,保护套罩住散热孔,散热孔处设置有防尘网,保护套靠近充电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多块挡板,挡板和散热孔相对齐,挡板内设置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两端均和外部环境相导通,导风通道的内壁设置有吸水层;挡板靠近充电桩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吸附块,磁性吸附块与防尘网相吸附。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但仅依靠内部导通的散热孔进行散热的效果较差,难以适应使用较为频繁的新能源充电桩。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专利仅依靠内部导通的散热孔进行散热的效果较差,较难适应使用较为频繁的新能源充电桩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新能源充电桩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好,且可较好适应使用较为频繁的新能源充电桩用有效散热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有效散热装置,包括有外壳、挂线块、显示屏、防护罩、抽风机、冷却机构、加水机构和传动机构,外壳外侧的中部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悬挂充电枪的挂线块,外壳上部的右侧安装有用于操控电器设备的显示屏,外壳下部的右侧开有多个进气口,外壳上部的左侧安装有防护罩,外壳上部的左侧安装有进行吸气的抽风机,且抽风机位于防护罩的内侧,抽风机与显示屏电性连接,外壳中部的左侧设有用于降温的冷却机构,外壳下部的左侧与冷却机构之间设有用于输送水的加水机构,外壳与加水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冷却机构包括有电机、螺纹杆、第一导向杆、第一滑块和海绵块,外壳中部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可提供动力的电机,且电机与显示屏电性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螺纹杆,外壳中部的左侧前后对称设有两根第一导向杆,两根第一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内开有空腔,且第一滑块与螺纹杆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一滑块的右侧设有海绵块,且海绵块沾有水后可对外壳进行加湿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0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膨润土浆液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养殖海域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