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芯片分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98233.0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岩 |
| 主分类号: | B28D5/02 | 分类号: | B28D5/02;B28D7/00;B28D7/04;H01L2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4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芯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芯片分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自动化分切设备对半导体芯片进行分切加工;S2、然后通过检测装置对对分切后的半导体芯片进行质检;S3、质检完成后的半导体芯片通过运输设备进行运输,运输至包装设备时,通过包装设备进行密封包装。其中,步骤S1中的自动化分切设备包括底座,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芯片生产技术领域。该半导体芯片分切工艺,通过自动上料机构的设置,便于自动进行上料操作,上料效率高,可将推料和进料分开,自动化程度高,配合自动分料机构,可将上下两个芯片进行分开,防止两个芯片之间相互摩擦,减少芯片损坏的可能,通过压料防卡机构的设置,便于挤压芯片,防止上料时芯片卡住,上料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芯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导体芯片分切工艺。
背景技术
半导体芯片是在半导体片材上进行浸蚀,布线,制成的能实现某种功能的半导体器件。不只是硅芯片,常见的还包括砷化镓(砷化镓有毒,所以一些劣质电路板不要好奇分解它),锗等半导体材料。半导体也像汽车有潮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特尔等美国企业在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市场占上风。但由于大型计算机的出现,需要高性能D-RAM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名列前茅。
参考中国专利号为CN111730770A一种IC半导体芯片加工用分切装置,包括底箱和支撑板,所述底箱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相邻一侧的支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滑槽。该IC半导体芯片加工用分切装置,通过推动工作板向切割刀的方向移动,使得工作板沿着卡块进行滑动,实现上料目的,使得工人的手指远离切割刀,对工人进行保护。
综合分析以上参考专利,可得出以下缺陷:
(1)需要通过手动上料的方式才能进行上料,自动化程度低,因分切工作量大,该上料方式效率低,且在上料时有些采用自动推料进行上料,但因半导体芯片易损坏,在进行自动推料的过程中一般是将多个半导体芯片堆叠在一起,依次进行推料,但芯片表面不完全为平整面,导致两个芯片之间相互摩擦时,易造成芯片的损坏,故现有的自动上料方式易造成半导体芯片的损坏;
(2)不便于对上料后的半导体芯片进行自动定位,因分切时,半导体芯片易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分切质量;
(3)在进行分切时,半导体芯片表面易产生碎屑,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清理,细小的碎屑不易清理,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大。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芯片分切工艺,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芯片分切工艺,解决了需要通过手动上料的方式才能进行上料,自动化程度低,因分切工作量大,该上料方式效率低,且在上料时有些采用自动推料进行上料,但因半导体芯片易损坏,在进行自动推料的过程中一般是将多个半导体芯片堆叠在一起,依次进行推料,但芯片表面不完全为平整面,导致两个芯片之间相互摩擦时,易造成芯片的损坏,故现有的自动上料方式易造成半导体芯片的损坏;不便于对上料后的半导体芯片进行自动定位,因分切时,半导体芯片易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分切质量;在进行分切时,半导体芯片表面易产生碎屑,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清理,细小的碎屑不易清理,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半导体芯片分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自动化分切设备对半导体芯片进行分切加工;
S2、然后通过检测装置对对分切后的半导体芯片进行质检;
S3、质检完成后的半导体芯片通过运输设备进行运输,运输至包装设备时,通过包装设备进行密封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岩,未经张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8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