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建筑墙体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8324.6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春;汪庆豪;张大成;陈建;柳双珠;卢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宇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10;C04B14/36;C01B19/00;E04B1/80;E04B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化微珠 保温 隔热 建筑 墙体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建筑墙体及施工工艺,包括墙体本体,以及从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墙体本体上的基体层、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层和装饰层;其中,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100份硅酸盐水泥、28~45份粉煤灰、15~32份改性玻化微珠、16~24份硅灰石粉、4~8份可再分散胶粉、2~5份聚丙烯纤维、0.5~1份憎水剂、0.1~0.5份减水剂和50~60份水。本发明的施工具有更加耐用的优点,不会因保温层开裂、翘曲等现象导致的保温失效的缺陷。此外,本发明所施工的墙体相比较于常规的保温涂层也具有更加优异的保温隔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领域,具体涉及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建筑墙体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提高建筑使用性能,当前在进行高层建筑建设施工时,往往需要在建筑物外墙上另进行保温施工处理,当前对建筑物外墙进行保温施工时,主要是利用锚钉等设备将块状的保温材料固定在建筑物外墙表面上,同时为了增强建筑物防火性能,另需要在建筑物外表面增设防火隔离带,这种施工方法虽然可以满足建筑物外墙保温处理的需要,但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工期长且物料损耗较大,因此导致施工成本较高,于此同时,由于保温材料与墙体间是通过锚固结构进行连接,一方面易造成保温材料与墙体间连接性能差,从而造成保温层开裂、翘曲等现象,严重影响保温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现有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保温性能强的建筑物外墙保温施工工艺,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温材料与墙体间是通过锚固结构进行连接易造成保温材料与墙体间连接性能差,以及现有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建筑墙体及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以及从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墙体本体上的基体层、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层和装饰层;
其中,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100份硅酸盐水泥、28~45份粉煤灰、15~32份改性玻化微珠、16~24份硅灰石粉、4~8份可再分散胶粉、2~5份聚丙烯纤维、0.5~1份憎水剂、0.1~0.5份减水剂和50~60份水。
优选地,所述基体层厚度为5~10mm,所述玻化微珠保温隔热层的厚度为15~20mm,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1~3mm。
优选地,所述基体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100份硅酸盐水泥、125~185份粗骨料、106~138细骨料、38~54份重质碳酸钙、6~12份纤维素醚、0.2~0.6份减水剂和55~65份水。
优选地,所述装饰层为丙烯酸树脂装饰涂料或环氧树脂装饰涂料。
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为50~100μm。
优选地,所述硅灰石粉的粒径为30~50μm。
优选地,所述憎水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铝、有机硅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密胺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改性玻化微珠包括碲化铋/玻化微珠以及碲化铋/玻化微珠表面包覆的聚氨酯层。
优选地,所述改性玻化微珠的聚氨酯层是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碲化铋/玻化微珠的表面合成。
优选地,所述碲化铋/玻化微珠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宇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瑞宇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8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