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吸烟气中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3923.9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2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华;李珂;李晓波;黄昊;苏畅;申博涵;陈秋燕;侯志鹏;俞志鹏;尚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63B17/06;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徐成泽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吸 烟气 co base sub | ||
1.一种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装置,用于通过贫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CO2并形成富吸收剂;
第一管路,与所述吸收装置相连,用于向所述吸收装置供给所述烟气;
解吸装置,用于解吸出所述富吸收剂中的CO2并形成所述贫吸收剂;
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吸收装置和所述解吸装置之间,用于将所述贫吸收剂由所述解吸装置供给至所述吸收装置;以及
第三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其中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连接于所述吸收装置和所述解吸装置之间,用于将所述富吸收剂由所述吸收装置供给至所述解吸装置;
其中,所述吸收装置形成的所述富吸收剂被分流成第一分流和第二分流,所述第一分流经由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解吸装置解吸出的CO2和所述解吸装置中的水蒸气换热,所述第二分流经由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贫吸收剂和所述烟气中的至少一者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装置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支路,且所述解吸装置的顶部设有CO2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液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中配置有所述气液换热器的气体侧,所述第二支路中配置有所述气液换热器的液体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分别配置有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换热器和气液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分别配置有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侧;
所述第一管路中配置有气液换热器的气体侧,所述第二支路中配置有所述气液换热器的液体侧;
并且,在所述第二支路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上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中设置有第一循环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循环动力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中还配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所述吸收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管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所述解吸装置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中配置有再沸器,所述再沸器的气体出口连接至所述解吸装置的底部;
其中,所述再沸器还包括加热管路和溢流板,所述加热管路用于将外部的导热介质导入至所述再沸器内;所述溢流板将所述再沸器内部分隔成为加热腔和贫液暂存腔,所述加热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解吸装置相连通,所述贫液暂存器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吸收装置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的富吸收剂出口连接暂存器和第二循环动力机构后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吸烟气中CO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路,所述吸收装置形成的所述富吸收剂还被分流出第三分流,所述第三分流经由所述第三支路再次输入所述吸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9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