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坡单、双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3337.4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0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胥进;张生;张宁;周程;杨珂;尹镖;周科;冉弥;李辉忠;杨光虓;赵昱龙;曾东;王友;李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喻英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坡单 隧道 洞外逆坡 排水系统 | ||
1.一种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隧道(3)高端洞口外路基上的横向排水沟(2),所述横向排水沟(2)至少具有横跨于所述隧道(3)洞宽的长度;
至少含有一条第一排水沟(6)的第一排水沟组,所述第一排水沟(6)一端为疏水端并与所述横向排水沟(2)连通,另一端为沿路基纵坡方向布置的积水端,所述积水端端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疏水端端口的水平高度,且能够使所述第一排水沟(6)内的积水由所述积水端自主排至所述疏水端;
以及至少含有一条第二排水沟(5)的第二排水沟组,所述第二排水沟(5)一端为承水端并与所述横向排水沟(2)连通,另一端为排水端,所述承水端端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排水端端口的水平高度,且能够使所述第二排水沟(5)内的积水由所述承水端自主排至所述排水端;
沿所述第一排水沟(6)至所述第二排水沟(5)的方向,所述横向排水沟(2)的排水口水平高度分段或逐渐变低,能够使所述第一排水沟(6)内的积水自主排至所述第二排水沟(5)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沟(5)的排水端沿所述路基的纵坡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二排水沟(5)的坡度与所述路基的纵坡坡向相反,所述第二排水沟(5)的坡度为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6)的坡度与所述路基的纵坡坡向相同,所述第一排水沟(6)的坡度为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6)的积水端用于连通排水涵洞(7),且所述第一排水沟(6)的积水端包括顺排段(61)和逆排段(62),所述顺排段(61)连接在所述疏水端与所述逆排段(62)之间,所述逆排段(62)与所述排水涵洞(7)连通,所述顺排段(61)与所述路基的纵坡坡向相同,所述逆排段(62)与所述路基的纵坡坡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6)和/或第二排水沟(5)的径流量设计参数包括:降雨重现期及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径流系数和汇流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6)和所述第二排水沟(5)中,至少所述第二排水沟(5)的断面形状为开口窄且槽底宽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6)和所述第二排水沟(5)与所述横向排水沟(2)的连通处均设置有沉砂池(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6)和所述第二排水沟(5)分别位于所述隧道(3)洞口的两侧,且所述隧道(3)内沿其纵向布置有与所述横向排水沟(2)连通的中央排水沟(4)。
9.一种单坡双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组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坡单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每组所述单坡单隧道(3)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分别布置于对应隧道(3)洞外,两组所述单坡单隧道(3)洞外逆坡排水系统的横向排水沟(2)相互连通,
且一者横向排水沟(2)的低端连接另一者横向排水沟(2)的高端;
或者两者横向排水沟(2)的低端相互连通,且连通处位于两个隧道(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坡双隧道洞外逆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一者横向排水沟(2)的低端连接另一者横向排水沟(2)的高端时:沿所述横向排水沟(2)的高低走向,位于高侧的单坡单隧道(3)洞外逆坡排水系统中的第二排水沟(5)设置于低侧的隧道(3)洞口外,位于低侧的单坡单隧道(3)洞外逆坡排水系统中的第一排水沟(6)设置于高侧的隧道(3)洞口外;
当两者横向排水沟(2)的低端相互连通,且连通处位于两个隧道(3)之间时:沿所述横向排水沟(2)的高低走向,两组单坡单隧道(3)洞外逆坡排水系统中,至少具有一组两者的第二排水沟(5)相互重合并形成主排水沟,所述主排水沟与所述连通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3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