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肿瘤诊疗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83045.0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冯莉莉;赵若茜;盖世丽;杨露;朱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C01B33/141;A61K41/00;A61K47/02;A61K49/04;A61P35/00;B82Y5/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肿瘤 诊疗 空位 中空 介孔二 氧化 制备 方法 | ||
一种应用于肿瘤诊疗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介孔二氧化硅在近红外光区域没有明显特征吸收不能实现光热治疗,孔尺寸较小导致药物担载率低无法达到良好的化疗效果,仅可作为药物载体,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问题。制备方法: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二、采用原位沉积法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纳米粒子;三、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本发明用于应用于肿瘤诊疗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随着纳米医学快速发展,新型肿瘤治疗方法不断的出现,比如近红外光诱导的光治疗(包括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由于其具有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对肿瘤细胞具有相对高的选择性和组织特异性、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等独特的优势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肿瘤独特的微环境和热休克反应限制了光治疗效果。目前绝大多数有机光敏剂水溶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发生团聚,导致光敏化效率低;吸收主要分布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其对组织穿透深度有限还可能损伤正常组织和皮肤;此外,一些诊疗试剂主要是将功能性组分结合于一体,制备过程复杂,严重限制了他们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空心结构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中空介孔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内部空腔和孔道结构,可调节的孔径、孔容以及高比表面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药物运输以及催化等领域。在这些空心结构材料中,二氧化硅成为最受欢迎的材料之一,因为其具有优异的机械和热稳定性、易修饰、低毒性以及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等。而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介孔二氧化硅在近红外光区域没有明显特征吸收不能实现光热治疗,孔尺寸较小导致药物担载率低无法达到良好的化疗效果,仅可作为药物载体,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因此,开发一种近红外光响应新型中空介孔“一体化”多功能纳米诊疗试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介孔二氧化硅在近红外光区域没有明显特征吸收不能实现光热治疗,孔尺寸较小导致药物担载率低无法达到良好的化疗效果,仅可作为药物载体,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肿瘤诊疗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
一种应用于肿瘤诊疗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三乙胺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在磁力搅拌下,将澄清透明溶液加热至温度为85℃~95℃,并在温度为85℃~95℃的条件下,搅拌0.5h~1.5h,然后在温度为85℃~95℃的条件下,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并在温度为85℃~95℃的条件下,反应1.5h~2.5h,最后离心收集并洗涤,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
二、采用原位沉积法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纳米粒子:
将介孔二氧化硅加入到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再加入浓度为2mol/L~3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06mol/L~1mol/L的三水合锡酸钠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0min~1h,然后升温至160℃~180℃,并在温度为160℃~180℃的条件下,保温1h~2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并洗涤,最后真空干燥,得到中空介孔二氧化锡;
三、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的制备:
将中空介孔二氧化锡与硼氢化钠混合,研磨10min~15min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保护下加热至温度为350℃~450℃,并在温度为350℃~450℃的条件下,煅烧1h~1.5h,待自然降至室温后洗涤,得到黑色沉淀,黑色沉淀真空干燥,得到氧空位中空介孔二氧化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