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1721.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军;唐立中;毛泽贤;刘振宇;樊雪来;赵健涛;康志军;叶珂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2 | 分类号: | F16D4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液压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离合器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包括离合器、充排油阀和输油泵;离合器上设置有离合器油口;充排油阀为机械阀,充排油阀上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包括第一和第二工作状态两种工作状态;输油泵与第一油口和储油箱连通,输油泵的输出转速包括第一转速、第二转速和第三转速,能对充排油阀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该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且可靠,安装实施方便,摒弃了传统电子控制方式,降低了功率损耗和生产成本。离合器液压控制方法应用了上述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响应快,能有效缩减离合器主动端与从动端的转速差,确保离合器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是乘用车进一步降低油耗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大多数混合动力构型都采用一个离合器作为模式切换的执行机构,用于接合、分离发动机连接,混合动力中的离合器采用开关控制即可满足功能、性能要求。但现有的混合动力中的离合器的液压控制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多采用比例电磁阀及压力传感器配合进行离合器的开关控制,使用了大量精密电子部件,其控制方法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维修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现有离合器液压控制功率损耗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包括:
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上设置有离合器油口;
充排油阀,所述充排油阀为机械阀,所述充排油阀上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离合器油口连通,所述充排油阀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油口封闭,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油口与储油箱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三油口封闭,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
输油泵,所述输油泵与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储油箱连通,所述输油泵包括三种输出转速,所述输油泵输出第一转速时,所述充排油阀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输油泵与所述离合器连通,为所述离合器供油;所述输油泵输出第二转速时,所述输油泵与所述离合器连通,所述输油泵为所述离合器补充泄油量;所述充排油阀输出第三转速时,所述充排油阀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离合器与所述储油箱连通,所述离合器内液压油流回所述储油箱。
可选地,所述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输油泵与所述储油箱之间,所述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油泵和所述储油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置于所述充排油阀与所述输油泵间,所述安全阀的一端与所述输油泵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箱连接。
可选地,所述输油泵为电动泵。
可选地,所述输油泵的所述第一转速>所述第二转速>所述第三转速,所述第三转速为0r/min。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速的转速范围为2000r/min-4500r/min,所述第二转速的转速范围为200r/min-500r/min。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离合器液压控制方法,应用上述的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整车工况参数;
步骤S2、根据所述整车工况参数确定输油泵的第一转速、第二转速和第三转速;
步骤S3、根据离合器的作业需求,调节所述输油泵至所述第一转速、所述第二转速或所述第三转速,对所述离合器进行压力控制;
步骤S4、获取所述离合器主动端与所述离合器从动端的实际转速差,对所述输油泵转速进行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1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