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0929.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7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阳;尹新明;窦涛;吴家锴;安世恒;张静静;宋南;陈文波;蔡玉彪;高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01N63/40;A01P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蓝 夜蛾 核型 多角体 病毒 杀虫剂 生产 方法 应用 | ||
1.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命名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HN1MbMNPV-CHN1,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152,保藏时间:2021年9月28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为广谱杆状病毒。
3.一种大规模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以浓度为1×107 OBs/mL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黏虫幼虫,待黏虫死亡后收集虫尸,用蒸馏水稀释,涡旋振荡器充分混匀,经纯化后,收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虫幼虫为3-5龄初幼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虫幼虫为5龄初幼虫,其单头病毒产量为1.2344×1010 OBs。
6.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剂。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虫剂在防治甘蓝夜蛾、黏虫、甜菜夜蛾和/或银纹夜蛾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中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使用浓度为1×104 ~5×107 OBs/mL。
9.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虫剂在防治棉铃虫、草地贪夜蛾和/或烟青虫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中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使用浓度为1×105~5×108 OBs/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09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环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平台
- 下一篇:汽车底盘主动式降噪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