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流挤出的多材料3D打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9121.0 | 申请日: | 202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7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婧;贺后祥;王祺文;段国林;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232;B29C64/236;B29C64/245;B29C64/314;B29C64/336;B33Y30/00;B33Y40/10;B22F10/10;B22F12/00;B22F12/58;B28B1/00;B28B3/22;B28B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霍慧慧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挤出 材料 打印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提出一种基于微流挤出的多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机身框架、底板、X轴传动机构、Y轴传动机构、Z轴传动机构、打印平台及挤出机构。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微流挤出可以提高打印精度及质量;有效克服现有传统3D打印技术中的缺陷,实现多材料混合的3D打印,更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动混料单元能够完成若干料筒内多种材料的均匀混合,提高混合度,保证打印产品的多性能及多样化性;装置牢固且稳定性高,通过X、Y、Z轴传动机构的传动,可以实现打印平台的三维位置调整,保证产品的精准打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涉及3D打印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挤出的多材料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为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将三维模型零部件分层切片,利用紫外线或红外线激光等的方式将光敏树脂、塑料、金属粉末、陶瓷粉末或三维细胞组织等特殊的材料在模型中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通过叠加材料成型,制造生产出三维零件。
现有的增材制造成形工艺一共划分为7个类型,包括立体光固化、薄材叠层、材料挤出、黏结剂喷射、材料喷射、粉末床熔融、定向能量沉积,并且运用在多个领域之中,其中材料挤出成形工艺中,对于现有的3D打印机存在只能打印单一材料的缺陷,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直接打印成型零件的样式,性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单一材料无法满足零件的多样化和多性能,且普通的3D打印机对于高粘度材料的挤出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微流挤出的多材料3D打印装置,能够完成多材料的3D打印,满足多样式多性能的产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微流挤出的多材料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框架、底板、 X轴传动机构、Y轴传动机构、Z轴传动机构、打印平台及挤出机构,所述机身框架底端固定安装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所述X轴传动机构,所述X轴传动机构上安装打印平台并带动打印平台进行前后移动,所述机身框架上设置所述Z轴传动机构,所述Z轴传动机构上方连接有所述Y轴传动机构,所述Y轴传动机构上设置有所述挤出机构,所述挤出机构随着Y轴传动机构进行左右移动,所述Z轴传动机构带动Y轴传动机构及挤出机构上下升降移动。
而且,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X轴步进电机、X轴联轴器、X轴滚珠丝杠、X 轴滑块及X轴导轨,所述X轴步进电机通过X轴联轴器驱动X轴滚珠丝杠旋转,所述X轴滚珠丝上安装有X轴滑块,所述X轴滑块进行前后移动,所述X轴滑块底部设置有X轴导轨。
而且,所述Y轴传动机构包括Y轴步进电机、Y轴联轴器、Y轴滚珠丝杠、Y 轴导轨、Y轴滑块及Y轴固定板,所述Y轴步进电机、Y轴联轴器、Y轴滚珠丝杠、 Y轴导轨、Y轴滑块均安装于所述Y轴固定板上。
而且,所述Z轴传动机构包括Z轴步进电机、Z轴联轴器及Z轴滚珠丝杠,所述Z轴步进电机通过Z轴联轴器驱动Z轴滚珠丝杠旋转,所述Z轴滚珠丝杠的顶端连接至所述Y轴固定板。
而且,所述机身框架两侧分别设置有Z轴左支撑件及Z轴右支撑件,所述Z轴左支撑件及Z轴右支撑件上分别安装有Z轴左导轨及Z轴右导轨,所述Z轴左导轨及Z轴右导轨的顶端穿装连接至所述Y轴固定板。
而且,所述挤出机构包括挤出机构夹具、料筒组及主动混料单元;所述挤出机构夹具通过螺栓连接Y轴传动机构的Y轴滑块上,所述挤出机构夹具上方安装所述料筒组,所述料筒组包括若干料筒,所述主动混料单元包括混料步进电机、混料联轴器、混合料腔、螺旋搅拌器、挤出螺杆、喷头,所述混料步进电机端部连接混料联轴器,所述混料联轴器驱动挤出螺杆沿混合料腔进行上下运动,所述挤出螺杆下端连接所述喷头,所述螺旋搅拌器安装在挤出螺杆上方。
而且,所述机身框架由9条铝合金型材通过型材连接件组装成三棱柱倒放式形状。
而且,所述挤出螺杆与混料腔内壁间隙为0.7~0.9mm,所述喷头直径为 0.1~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