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山体整形防渗的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8848.7 | 申请日: | 202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超;乔新泉;吴志勇;赵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02;E02D15/04;E02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山体 整形 防渗 施工工艺 | ||
一种山体整形防渗的施工工艺在垃圾山体防渗、防塌陷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先进行防渗墙、砼盖板的浇筑,待防渗墙、砼盖板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帷幕灌浆;在固结灌浆完毕并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工序包括:覆盖层清理→孔位放样→预埋灌浆管→砼盖板浇筑→帷幕灌浆钻孔→孔壁冲洗→孔口阻塞→裂隙冲洗→压水实验→灌浆→封孔→质量检查;本发明设置辅助现浇砼盖板,可改善灌浆条件,提高灌浆效果,钻孔的孔位、孔深、孔斜度合格率达到99.5%以上,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采用大流量压力水脉动方式进行孔壁冲洗与裂隙冲洗,采用双排孔灌浆,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实际缩短工期12天,节省人工费成本36万元,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垃圾山体封场,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体整形防渗的施工工艺及其在垃圾山防渗、防塌陷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城市周边的垃圾填埋场,很多都是超负荷运行,有的已经达到了设计使用年限,如果不采取措施处理,将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垃圾废液的下渗、垃圾山体塌陷、滑坡等,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后很难治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封场,防止废液渗漏的垃圾山体整形防渗的施工工艺及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体整形防渗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山体整形防渗的施工工艺在垃圾山防渗、防塌陷中的应用。
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砼盖板施工,山体上表面清理,孔位放样,预埋灌浆管,砼盖板浇筑;
(2)先导孔施工,灌浆孔包括一序孔、二序孔和三序孔,在一序孔中选择先导孔,先导孔采用无缝钢管护壁,钢管深度至全风化岩层;
(3)帷幕灌浆孔钻孔,采用φ135mm回转钻机或冲孔钻机钻进,按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指示埋设孔口管后,改用小口径φ90mm金刚石钻头潜孔钻机钻进,直至终孔;灌浆先导孔、检查孔应予钻取芯样,普通灌浆孔不钻取芯样,岩芯取获率不小于80%。
(4)钻孔冲洗,采用大流量压力水脉动方式进行孔壁冲洗与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澄清并延续10min,且孔底沉积厚度不超过20cm,冲洗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冲洗水压力大于1Mpa时,采用1Mpa;
(5)压水试验,帷幕灌浆先导孔、帷幕灌浆孔和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帷幕灌浆先导孔和检查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试验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灌浆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6)帷幕灌浆,采用循环式灌浆,采用双排孔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先灌一序孔,再灌二序孔,最后灌三序孔;其中Ⅰ序孔灌浆采取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的灌注方式施工,Ⅱ、Ⅲ序孔灌浆采用自下而上的灌注方式施工,采用自下而上灌注方式时,各灌浆孔可在灌浆前进行一次性裂隙冲洗;
(7)灌浆结束后,验收合格后灌浆孔进行封孔,灌浆结束28d后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孔数为总数的10%。
进一步地,所述山体高度为8~30米,所述山体为覆盖物疏松,不能开挖施工的地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砼盖板的厚度≥500mm,宽度≥4.0m,所述砼盖板采用采用C25标号砼进行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钢管的外径为133mm,壁厚为4mm;所述先导孔的间距≥15m或按孔数10%布置。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灌浆孔孔径为90mm,孔距为1.5m。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帷幕灌浆分段进行,第一段长2-3米,栽孔口管,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长度均为5米,以后每段2米,直到有连续两段灌浆孔终孔段透水率q≤1Lu处;使用所述循环式灌浆时,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炉进气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料位检测系统、搅拌站及料位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