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容量、高倍率LiNi0.6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5646.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江奇;杨潇潇;卢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131;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倍率 lini base sub 0.6 | ||
本发明涉及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容量、高倍率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镍盐、钴盐、锰盐、有机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于溶剂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充分干燥处理得到黑色粉末;S2.将所述黑色粉末与氢氧化锂混合均匀,烧结,得到所述LiNi0.6Co0.2Mn0.2O2。本发明利用络合燃烧法,使用柠檬酸等有机物作为络合剂,加入PVP以辅助调控晶体形貌,严格控制高温煅烧条件,从而制备出了疏松多孔的前驱体,以及性能优异的NCM622材料。材料在正常充放电电压范围(2.8‑4.3V)内,表现出优异的高放电容量、高倍率和良好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容量、高倍率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三元正极材料由于其高放电比容量,高工作电压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而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等领域。但电动汽车由于受到成本、 里程比与充电时间的限制,仍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需求。目前对更长里程、快速充电的追求, 以及对电池的高安全要求已经成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新方向。而在三元正极材料中, LiNi0.6Co0.2Mn0.2O2(NCM622)材料兼顾了LiNi0.5Co0.2Mn0.3O2(NCM523)的高稳定性以及 接近LiNi0.8Co0.1Mn0.1O2(NCM811)的高放电比容量,已经成为目前三元正极材料的主流产 品之一。但是针对目前市场用户的高容量及高倍率充电的需求,NCM622材料仍然面临如何 提高其容量性能,如何提高其高倍率性能的问题。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是通 过Li+在正负极、电解液以及隔膜之间来回穿插,和外电路电荷的转移来实现的。因此高倍率 性能的NCM622主要是依赖Li+在电池中的快速脱嵌,和电荷的快速转移;而高容量则更多 的依靠NCM622中可进行脱嵌的Li+数量。目前许多研究者通过采取掺杂、包覆、提高工作 电压以及单晶制备等手段来提高NCM622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与倍率性能。近年来,出现多种 手段联合使用的趋势,如Yao等(Yao L,Liang F,Jin J,et al.Improved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of Ni-rich LiNi0.6Co0.2Mn0.2O2 cathode via in-situ ZrO2coating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lithium ion batteries[J].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2020,389:124403.)人使用商业NCM622二次颗粒 通过两步煅烧得到NCM622,在提高工作电压(2.8-4.5V)的条件下,得到了197mAh.g-1(0.1C) 的放电比容量,10C下的放电比容量还为81.8mAh.g-1。再通过包覆ZrO2涂层,10C下的放电 比容量课提高到112.7mAh.g-1。Wang等(Wang R,Li Z,Yang Z,et al.Synergistic effect of Ce4+ modification on the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Ni0.6Co0.2Mn0.2O2 cathode materials at highcut-off voltage[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1,47(1):1268-1276.)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 NCM622前驱体,在800℃下煅烧12h得到NCM622样品,在提高工作电压(2.7-4.5V)的条 件下,得到了188.2mAh.g-1(0.1C)的放电比容量。5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91.9mAh.g-1。再通 过Ce4+掺杂,放电容量提高到了114.9mAh.g-1(5C)。多种手段的联合使用确实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NCM622材料容量性能和高倍率性能。但是提高工作电压、表面包覆及元素掺杂 都是电极材料的改性处理,属于外因,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成本增加、某些性能的下降。若是 能通过严格控制电极材料制备,使获得的电极材料本体(内因)就能得到高容量和高倍率性 能,如果进一步用上面的后续处理方法,势必会得到更加优秀的电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5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sub>0.5</sub>Mn<sub>1.5</sub>O<sub>4</sub>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一种表面包覆的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sub>0.5</sub>Mn<sub>1.5</sub>O<sub>4</sub>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锂镍锰氧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LiNi<sub>0.133</sub>Co<sub>0.133</sub>Mn<sub>0.544</sub>O<sub>2</sub>材料的包覆方法
- 一种包覆有保护层的正极材料
- 高循环性能石墨烯负载LiNi<sub>0.5</sub>Mn<sub>0.5</sub>O<sub>2</sub>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管状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三元正极LiNi<sub>0.5</sub>Co<sub>0.2</sub>Mn<sub>0.3</sub>O<sub>2</sub>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方法
- 一种BiOF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