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容量、高倍率LiNi0.6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5646.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江奇;杨潇潇;卢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131;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倍率 lini base sub 0.6 | ||
1.一种LiNi0.6Co0.2Mn0.2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镍盐、钴盐、锰盐、有机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于溶剂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充分干燥处理得到黑色粉末;
S2.将所述黑色粉末与氢氧化锂混合均匀,烧结,得到所述LiNi0.6Co0.2Mn0.2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镍盐、钴盐、锰盐分别为醋酸镍、醋酸钴、醋酸锰;
和/或,所述有机物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马来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镍盐、钴盐、锰盐和有机物的摩尔比为0.6:0.2:0.2:0.5-5;
和/或,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镍盐、钴盐、锰盐质量之和的质量比为0.005-0.0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黑色粉末与过量的所述氢氧化锂混合均匀,所述黑色粉末中的金属元素摩尔量之和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量之比为1:1-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充分干燥处理的方法为:首先将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溶液蒸干,得到初始黑色粉末,将所述初始黑色粉末研磨均匀后,再次干燥后,得到所述黑色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烧结的方式为:将混合均匀后的所述黑色粉末与氢氧化锂空气气氛中于400-600℃烧结12-1h,冷却后再次研磨,于氧气氛围下、700-950℃烧结20-2h,得到所述LiNi0.6Co0.2Mn0.2O2。
8.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
9.一种锂电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使用的正极材料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56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sub>0.5</sub>Mn<sub>1.5</sub>O<sub>4</sub>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一种表面包覆的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sub>0.5</sub>Mn<sub>1.5</sub>O<sub>4</sub>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锂镍锰氧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LiNi<sub>0.133</sub>Co<sub>0.133</sub>Mn<sub>0.544</sub>O<sub>2</sub>材料的包覆方法
- 一种包覆有保护层的正极材料
- 高循环性能石墨烯负载LiNi<sub>0.5</sub>Mn<sub>0.5</sub>O<sub>2</sub>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管状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三元正极LiNi<sub>0.5</sub>Co<sub>0.2</sub>Mn<sub>0.3</sub>O<sub>2</sub>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方法
- 一种BiOF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