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系统及其供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3633.6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仕林;朱茂华;陈诗文;杨胜;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A62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王丽霞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司机 供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司机室(11)、拖车(12)、制氧机(4)、空压机(10)和空调机组(3);空压机(10)向所述制氧机(4)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制氧机(4)与空调机组(3)连接;拖车(12)内设有向所述制氧机(4)提供压缩空气的所述空压机(10);
所述制氧机(4)监测到空压机(10)输送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大于设定值,且得到空调机组(3)正常工作信号后,制氧机(4)以弥散式供氧模式通过空调机组(3)向司机室(11)内输出A浓度的氧气;同时,制氧机(4)还以分布式供氧模式向司机室(11)内输出B浓度的氧气;
所述制氧机(4)监测到空压机(10)输送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小于设定值,且得到空调机组(3)未工作信号后,关闭制氧机(4)的弥散式供氧模式,启动制氧机(4)内部的备用压缩机(5)提供压缩气源,制氧机(4)以分布式供氧模式向司机室(11)内输出B浓度的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4)通过压力传感器(9)实现监测空压机(10)输送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A浓度<B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值为0.4Mpa;所述A浓度为35%,B浓度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0)以全列车贯通的布置方式为制氧机(4)提供压缩空气。
6.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系统,设于司机室(11)和多个拖车(12)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组(3)和制氧机(4),所述司机室(11)内设有弥散式供氧口(1)和分布式供氧口(2);所述空调机组(3)和制氧机(4)设置在所述司机室(11)的旁侧;
所述拖车(12)内设有空压机(10),所述空压机(10)与制氧机(4)通过压缩空气管(15)相连;所述制氧机(4)内设置有能提供压缩空气的备用压缩机(5);
所述制氧机(4)、空调机组(3)和弥散式供氧口(1)通过弥散式供氧管(6)连通,所述制氧机(4)和分布式供氧口(2)通过分布式供氧管(8)连通;或者,所述制氧机(4)、空调机组(3)和弥散式供氧口(1)不连通,所述制氧机(4)和分布式供氧口(2)通过分布式供氧管(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12)内设置的空压机(10)至少为两个,所述拖车(12)内还设有空气罐(13),至少两个所述空压机(10)并联后与所述空气罐(13)串联,所述空气罐(13)通过压缩空气管(15)与制氧机(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空压机(10)向制氧机(4)输送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9),所述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制氧机(4)与空压机(10)连接的压缩空气管(15)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3)内设有空调风机(7),所述空调风机(7)与所述制氧机(4)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6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