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2847.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2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辉;侯青春;马国平;赵华;田林云;周宏宇;彭育荣;常辉;刘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C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保护 组合 避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本发明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上设置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设置环形密封机构,环形密封机构密封布置在环形凹槽与所述内绝缘密封层之间,且所述环形密封机构的外壁以热贴合的方式密封贴合于所述上电极或下电极与内绝缘密封层之间,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内部的热贴合能力与效果,提高寿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或者裂纹,导致雨水冲刷而出现被氧化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涡电流局部加热的方式,使得热贴合时从内部进行无接触加热,通过加热环形铁圈以及上电极、下电极,有效提高贴合处的能力,相比于加热树脂等材质来贴合,可以有效的保证贴合度,提高贴合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涉及避雷设备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现有的避雷装置来说,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主要包括上电极2、下电极6、电阻体3、绝缘子5、连接固定部1和内绝缘密封层4,其中,上电极2和下电极6分别连接在所述电阻体3的上下两端,所述下电极的下端和上电极的上端均连接有所述连接固定部1,为了密封,在上电极、电阻体、下电极的外部套设内绝缘密封层4,然后再在内绝缘密封层4的外部成型有绝缘子5,然而,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其密封性仅仅依靠内绝缘密封层4来实现密封,即使有些情况下,在电极与内绝缘密封层4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并将密封圈置于电极的凹槽中,利用内绝缘密封槽与密封圈抵靠接触来实现密封,然而,这种结构由于密封圈与电极以及与内绝缘密封层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在施工以及长时间高低温的沉浸以及雷电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连接处出现裂缝或者裂纹,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密封处出现开口甚至脱落,影响避雷装置的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其包括上电极、下电极、电阻体、绝缘子、连接固定部和内绝缘密封层,所述上电极连接在所述电阻体的上部,所述下电极连接在所述电阻体的下部,所述下电极的下端和上电极的上端均连接有所述连接固定部,所述上电极、电阻体、下电极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绝缘子,且所述绝缘子与所述上电极、电阻体、下电极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内绝缘密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的外周侧均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环形密封机构,所述环形密封机构密封布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内绝缘密封层之间,且所述环形密封机构的外壁以热贴合的方式密封贴合于所述上电极或下电极与内绝缘密封层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密封结构包括外密封树脂、内密封树脂和环形铁圈,所述环形铁圈的外部周围密封包裹有内密封树脂,所述内密封树脂的外部一体密封套设有外密封树脂,所述外密封树脂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铁圈的径向上一体设置有金属导体,所述环形铁圈与所述上电极或者下电极之间采用金属导体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密封树脂、内密封树脂均采用绝缘性热塑性树脂,所述外密封树脂的固化温度小于所述内密封树脂的固化温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密封树脂包括槽接段和轴接段,所述槽接段伸入连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轴接段连接在所述内绝缘密封层的内侧,且所述槽接段和轴接段一体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环形铁圈的纵向横截面为椭圆形、圆形或者环形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密封机构的外壁以热贴合的方式密封贴合于所述上电极或下电极与内绝缘密封层之间中,所述热贴合的方式包括:使得所述环形铁圈和/或上电极、下电极温度升高的方式来热贴合。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密封树脂的外壁与所述环形铁圈的外壁之间的径向厚度在各个位置处均相同的设置,即内密封树脂为截面等厚度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2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