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2847.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2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辉;侯青春;马国平;赵华;田林云;周宏宇;彭育荣;常辉;刘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C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保护 组合 避雷 装置 | ||
1.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其包括上电极、下电极、电阻体、绝缘子、连接固定部和内绝缘密封层,所述上电极连接在所述电阻体的上部,所述下电极连接在所述电阻体的下部,所述下电极的下端和上电极的上端均连接有所述连接固定部,所述上电极、电阻体、下电极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绝缘子,且所述绝缘子与所述上电极、电阻体、下电极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内绝缘密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的外周侧均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环形密封机构,所述环形密封机构密封布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内绝缘密封层之间,且所述环形密封机构的外壁以热贴合的方式密封贴合于所述上电极或下电极与内绝缘密封层之间;
用于制备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内体构件:将多个非线性电阻块按照串联叠置的方式叠置在一起,形成电阻体,将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导电连接在所述电阻体的两端,形成内体构件;
(2)制备环形密封结构:准备一与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环形凹槽的尺寸相适应的环形铁圈,并在所述环形铁圈的外部周围密封包裹设置一层内密封树脂,然后再在内密封树脂的外部一体密封套设有外密封树脂,从而形成环形密封结构,并使得环形铁圈与所述上电极或者下电极之间采用金属导体连接;
(3)将环形密封结构套设在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环形凹槽内,为了便于套设,可以将环形密封结构锯开,以便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便于沿着锯开处张开套设,套设后所述环形密封结构凸出所述环形凹槽一定厚度;
(4)在内体构件的周围覆盖至少一层内绝缘密封层,并使得内绝缘密封层位于内体构件和环形密封结构的外侧,使得内绝缘密封层内部的各个结构形成一个整体;
(5)加热贴合密封:将涡电流加热设备套设在步骤(4)形成的整体的外部,且所述涡电流加热设备正好位于环形密封结构的外部,利用涡电流加热设备对环形密封结构及上电极和下电极进行加热,涡电流加热设备使得环形密封结构内的环形铁圈产生热量加热,利用环形铁圈的加热来实现外密封树脂、内密封树脂的热熔贴合,同时,上电极、下电极也会产生热量加热,进而实现环形密封结构与上电极或下电极、内绝缘密封层与环形密封结构的密封贴合,保证密封能力,同时在加热时利用压合设备在径向方向上在四周均匀的向径向内侧压合;
(6)将步骤(5)处理后的结构放置于模具内部,用注射模塑机将聚合物树脂注入到模具内部,使得该整体的外部成型出绝缘子,并在该模具内部硬化,形成绝缘子即可;
其中,所述涡电流加热设备至少包括涡电流线圈、电源和接线柱,所述涡电流线圈的两端通过接线柱连接至电源,所述涡电流线圈的中间的空腔同轴穿设在所述环形密封结构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结构包括外密封树脂、内密封树脂和环形铁圈,所述环形铁圈的外部周围密封包裹有内密封树脂,所述内密封树脂的外部一体密封套设有外密封树脂,所述外密封树脂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铁圈的径向上一体设置有金属导体,所述环形铁圈与所述上电极或者下电极之间采用金属导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树脂、内密封树脂均采用绝缘性热塑性树脂,所述外密封树脂的固化温度小于所述内密封树脂的固化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树脂包括槽接段和轴接段,所述槽接段伸入连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轴接段连接在所述内绝缘密封层的内侧,且所述槽接段和轴接段一体设置;所述环形铁圈的纵向横截面为椭圆形、圆形或者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机构的外壁以热贴合的方式密封贴合于所述上电极或下电极与内绝缘密封层之间中,所述热贴合的方式包括:使得所述环形铁圈和/或上电极、下电极温度升高的方式来热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力系统的过压保护组合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树脂的外壁与所述环形铁圈的外壁之间的径向厚度在各个位置处均相同的设置,即内密封树脂为截面等厚度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28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