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1942.X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川;梁丹;杨海清;王琦;陈驰威;周鹏;杨勇;王俊;任晓虎;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00;G06T11/20;G06T7/40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竺栋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种 滑坡 数据 信息 融合 三维 可视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滑坡信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个滑坡数据的融合信息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现场数据收集,通过勘探和测量获得地球物理参数,通过地质观测分析得到地质构造特点,使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生成三维虚拟模型;S2使用运动结构处理从无人机获取的帧生成高分辨率3D虚拟模型,利用GPS测量数据对所建立的虚拟模型进行优化,以减少地理定位误差并消除失真;S3信息融合,将采集的数据和点云进行组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材料的表观密度等集成到高分辨率的虚拟模型中,具有提供、组织、调整和标准化待研究领域的相关信息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坡信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个滑坡数据的融合信息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允许以亚米精度生成地形表面的3D重建,非常适合区分观测表面的时间变化并获得有关其形态的详细信息。短距离摄影测量是滑坡中地面变形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使用ABDM(基于区域的变形测量)方法覆盖大面积土地、自动化程度高、数据获取快速,而且通常数字摄影测量比3D扫描技术更便宜;测地线测量技术,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获得精确的几何形状信息和滑移位置的当前状态,采样方法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取决于测量前的估值,当滑坡规模较小时,GPS调查网络尤为重要。滑坡现象研究的平台,构成了远程信息获取的新平台。目前,无人机为滑坡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远程信息采集平台。与卫星和飞机等其他平台相比,无人机的多功能性和低成本使其成为研究任务中考虑的主要选择之一。
最近的监测技术使用多个信息源来描述要研究的现象,因此对多种数据的耦合和调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便更好的用于滑坡运动的表征、监测和模拟的后期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个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以生成三维虚拟模型,并将土壤和底土的特征信息反馈给它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个滑坡数据的融合信息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试验区选定为M区,该地区是一个山坡,容易因中坡和陡坡而变形,很容易从道路上看到。滑坡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地形和环境,同时对穿越试验区的道路造成了破坏,给国家和政府造成了经济损失。由于地质和地貌特征、土壤性质、地表覆盖特征和水文过程等多种相关因素的交叉作用,该地区的滑坡具有复杂的行为。
S1:现场数据收集:
S101:地球物理测量:地球物理方法是快速了解底土特征并且能保持合理的精度,它的优点是灵活、快速、稳定;它可在不破坏岩体的情况下,提供关于土体内部或者岩体内部的结构信息;在此使用了电法,特别是垂直电测深法(VES)和电阻率层析成像(ERT)。由于研究区地形复杂,VES和ERT的合适地点被仔细选择。进行了两个VES和三个ERT。VES 1和VES 2之间的距离为400m,深度约为50m。在VES 1中,有6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1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可调节火箭助推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料位计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