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1942.X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川;梁丹;杨海清;王琦;陈驰威;周鹏;杨勇;王俊;任晓虎;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00;G06T11/20;G06T7/40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竺栋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种 滑坡 数据 信息 融合 三维 可视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现场数据收集;
S2:使用运动结构处理从无人机获取的帧生成高分辨率3D虚拟模型;
S3:信息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S101:地球物理测量:使用垂直电测深法和电阻率层析成像,获取土体内部或者岩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S102:地质观测:通过地质观测和分析,确定岩性材料,确定岩石的密度,获得岩石的物理性质,并生成地质图;
S103:GPS测量:首先建立一个网络,作为定义参考值和指导运动的监测系统,并为航空数字摄影测量过程建立地面控制点,对测试区域网格化分布控制点的GPS测量网进行监测,处理后的网络将该区域完全覆盖,并将其视为不稳定区域,将确定为稳定区域的区域作为相对运动的参考点。
S104:无人机航测:无人机平台获取地面图像,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通过改变飞行器与地面的高度来控制,无人机平台的传感器包括有一个多光谱光学传感器,虚拟的GPS单元在垂直方向上的精度为2.5米,在水平方向上的精度为0.8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S201:上传图片:无人机平台采集的图片上传至PIX4D;
S202:数据预处理:包括传感器校准、失真校正、图像对齐、亮度调整和图像定位;
S203:密集点云开发:通过立体视觉原理,构建3D虚拟模型;
S204:重新优化:确定并添加地面控制点以增加3D虚拟模型准确性和缩放校正;
S205:点云数据导出:密集点云以.xyz格式导出,用于合并先验信息、其操作和后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S301:地理参考:利用无人机获取的虚拟模型对地质观测和电测获得的专题地图进行地理参考;
S302:过采样:对地理参考地图进行过采样处理,达到点云的空间分辨率;
S303:层叠加处理:将场景的物理特征/对象与场景的属性进行空间耦合,生成三维信息矩阵;
S304:建立关系网:在邻域准则下的点云中的点相互连接,生成地表;
S305:纹理化处理:使用无人机获取的照片对虚拟模型进行纹理处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GPS测量采用RTK方法,一个单一的基站接收器位于一个已知的稳定的位置,连接到一个无线电调制解调器,并通过移动单元在网络的每个顶点进行位移测量,顶点与其相邻顶点的距离为100米。
6.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多种滑坡数据的信息融合和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GPS数据收集程序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是识别和选择参考点;第二是将选定的点与大地网的参考点和已有地形水平库连接起来;第三是在新的参考点进行静态测量;第四是进行网络各顶点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19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可调节火箭助推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料位计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