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及船舶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1238.4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6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国;林原胜;李邦明;邱志强;李勇;王瑞奇;邹振海;肖颀;柯汉兵;陈朝旭;吴君;王俊荣;庞杰;苟金澜;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冷却器 船舶 冷却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管束、兜水装置及多个折流挡板;
所述管束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管束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壳程流道,所述管束对应的各个换热管形成管程流道;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管束的一端的壳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管束的另一端的壳壁上设有出水口;
所述多个折流挡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多个折流挡板分别与所述管束连接,并沿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按照所述多个折流挡板的排布顺序,上一个所述折流挡板的尾端相对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宽度方向倾斜伸向下一个所述折流挡板的首端,以使得所述壳程流道为蛇形流道;
所述兜水装置包括兜水板;所述兜水板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兜水板相对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的倾角可调节;
其中,所述兜水板的板面用于朝向通入所述进水口的流体的来流方向,以引导所述流体流入所述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挡板上的至少部分板面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所呈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流挡板包括第一板体段、第二板体段及第三板体段;
所述第一板体段、所述第二板体段及所述第三板体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板体段与所述第三板体段所对应的板面分别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板体段对应的板面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所呈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流挡板还包括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一板体段与所述第二板体段之间及所述第二板体段与所述第三板体段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弧形过渡段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板体段对应的板面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所呈的夹角大于45°,且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导流板;
所述多个导流板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并沿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导流板沿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壳程流道分隔为多个单元流道;所述多个导流板分别与所述管束和/或所述折流挡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包括平面导流板,所述平面导流板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高度方向垂直;
或者,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段与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与所述第二导流段分别沿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流段与所述第二导流段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所在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呈曲线状;所述第一导流段与所述第二导流段沿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的宽度方向依次交替连接,以使得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宽度方向呈波浪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口封头与出口封头;
所述进口封头与所述管束的其中一端的孔板连接;所述出口封头与所述管束的另一端的孔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进口封头设置,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出口封头设置。
9.一种船舶冷却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船舶的船体内的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模块化舷间冷却器;
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用于安装于所述船体的至少一侧的舷间,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模块化舷间冷却器背离所述船体的一侧;所述管束的两端与所述待冷却设备内的水冷结构通过管路连接呈闭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12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