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触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0367.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路立勋;唐继勇;李金芝;韦朋邑;刘桐;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智能触探系统,包括触探装置和数据采集单元,触探装置包括机架和锤击总成,锤击总成包括落锤和带有锤座和导杆的锤击架,落锤竖向滑动连接在导杆上,落锤能够锤击锤座,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位移传感器与锤击架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锤击架的位移数据;锤击架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和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落锤每一次上升到准备自由落体运动前均能触发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每触发一次,控制器则接收位移传感器采集的一次数据。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探测试中数据采集的可信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触探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地质进行勘探时,经常采用触探设备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触探设备主要由探头、探杆、导杆及落锤组成,探头固定在探杆底端,导杆上固定连接有锤座,落锤能够沿着导杆轴向移动;检测过程中,将落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利用落锤沿着导杆的自由落体对锤座产生冲击进而促使探头和探杆向地下移动。
为知晓探杆移动的深度,一般需要对探杆的移动进行记录,但是人工记录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记录误差,且人工记录效率也低。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为CN2081217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圆锥动力触探自动记录试验装置公开了在锤座上安装位移传感器,并配合数据处理控制器对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探杆的移动情况进行记录,以实现数据的自动记录和存储,提高了触探测试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但是在触探测试过程中,经常需要加长探杆长度,以便于继续进行测试,在将探杆进行加长时,是在探杆与锤座之间增加测试杆以加长整个探杆的长度,该过程中需要将锤座连着落锤一起抬升以为测试杆的安装提供空间;但是现有技术中,因位移传感器与锤座连接,故而每次为加长探杆而进行的锤座移动数据也被记录了,导致了数据采集的可信度降低,不利于后续对采集到的数据的分析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智能触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探测试中数据采集的可信度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智能触探系统,包括触探装置和数据采集单元,触探装置包括机架和锤击总成,锤击总成包括落锤和带有锤座和导杆的锤击架,落锤竖向滑动连接在导杆上,落锤能够锤击锤座,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位移传感器与锤击架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锤击架的位移数据;其特征在于:锤击架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和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落锤每一次上升到准备自由落体运动前均能触发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每触发一次,控制器则接收位移传感器采集的一次数据。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时,只要锤击架位移发生变化,则位移传感器采集锤击架的一次位移数据,而只有在每一次落锤沿着导杆移动到准备释放的位置时,落锤触发到控制开关,控制器才开启一次数据记录,也即此时控制器才接收位移传感器采集的一次数据;而在落锤随锤击架整体上升时,落锤与导杆形成了整体,此时位移传感器不会被落锤所触发,进而保证此时位移传感器不会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器,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会因为探杆增加或其他非锤击时的导杆上升而带来的数据采集情况,相当于对测试过程中不必要的数据进行了剔除,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可信度。
进一步,所述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传感器,拉线传感器的拉绳固定连接在锤击架上,拉线传感器的绕线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有益效果:通过拉线传感器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触探装置还包括提升总成,提升总成用于带动锤击总成进行升降,提升总成上设有能够升降的提升块,锤击架上设有驱动结构和移动块,驱动结构用于驱动移动块朝着提升总成横向伸出,移动块伸出后能够被提升块支撑;落锤上设有闩锁件,闩锁件用于落锤上升时被提升块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0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