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分拣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8985.2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10 | 分类号: | B07C5/10;B07C5/02;B07C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分拣 设备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分拣设备及方法,其中玻璃分拣设备包括:上料机器人、输送线、至少两个收料通道、伺服电机,各收料通道包括收料模组及收料盒,输送线与各收料通道相垂直;上料机器人,用于将已完成质量检测的玻璃搬运至输送线;伺服电机,用于控制输送线按照预设步距移动,通过输送线带动玻璃移动;各收料模组,用于确定玻璃所属的质量类别,根据质量类别将玻璃放入对应的收料盒中。通过所提供的玻璃分拣方案,可以自动化实现玻璃分拣,降低人工成本,避免由于人工误差影响玻璃产品检测良率,提高玻璃分拣效率及玻璃良率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分拣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玻璃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对玻璃的特征进行检测,并将特征检测结果与判定标准比较,区分出质量合格和质量不合格的玻璃产品,并将不同类别的玻璃进行分类放置。现有的玻璃分类过程由人工手动完成,由于人力成本不断提高,且玻璃产品检测良率与工人熟练程度高度相关,存在人工成本高、玻璃产品检测良率人工误差比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分拣设备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分拣设备,包括:上料机器人、输送线、至少两个收料通道、伺服电机,各收料通道包括收料模组及收料盒,所述输送线与各收料通道相垂直;
所述上料机器人,用于将已完成质量检测的玻璃搬运至所述输送线;
所述伺服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线按照预设步距移动,通过所述输送线带动所述玻璃移动;
各收料模组,用于确定所述玻璃所属的质量类别,根据所述质量类别将所述玻璃放入对应的收料盒中。
可选的,所述玻璃分拣设备还包括:
检测机,用于检测所述玻璃的尺寸特征,判断所述尺寸特征是否与预设标准尺寸匹配,得到所述玻璃的质量检测结果,所述质量检测结果用于确定所述玻璃所属的质量类别。
可选的,各收料盒包括至少两列收料位,所述预设步距与各收料盒的相邻两列收料位的中心位间距相等;
相邻两个收料通道之间的收料通道间距为所述中心位间距的预设倍数。
可选的,所述输送线设置有多个定位件,相邻两个定位件之间的输送线区域组成同步传输位;
所述上料机器人,还用于将所述玻璃放置在所述同步传输位。
可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还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线以所述中心位间距为步距进行移动,以使得所述同步传输位与各收料盒的各收料位对齐。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为凸台。
可选的,所述玻璃包括第一玻璃边长及第二玻璃边长,各列收料位包括多个收料区域,各收料区域包括第一收料区域边长及第二收料区域边长;
所述第一玻璃边长小于所述同步传输位,所述同步传输位小于所述第一收料区域边长,所述第二玻璃边长小于所述第二收料区域边长。
可选的,所述玻璃分拣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各收料通道对应的分盘组件及升降组件,及与各升降组件对应的回收线;
各分盘组件,用于将所述收料盒推送至对应收料通道的待收料位;
各升降组件,用于在所述收料盒放置对应的玻璃后,带动所述收料盒下降,并将所述收料盒推送至所述回收线上。
可选的,所述质量类别包括:尺寸合格类别、边长不合格类别、孔径圆弧参数不合格类别及厚度不合格类别;
所述收料通道包括第一收料通道、第二收料通道、第三收料通道及第四收料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8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以及汽车内饰件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