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内壁加工循环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8465.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3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马瑞涛;李昱亮;郑武强;刘艳;王明杰;何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张月红 |
地址: | 450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内壁 加工 循环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管道内壁加工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单元(1),缓冲桶(2),弹性水囊(3),弹性板(4),所述的集液单元(1)包括废液收集腔室(101)和冷却液腔室(102);所述的缓冲桶(2)通过进液管道(5)安装在集液单元(1)的右侧,所述的进液管道(5)与所述的冷却液腔室(102)相通,所述的缓冲桶(2)的左端面安装有出液管道(6),所述的出液管道(6)与所述的废液收集腔室(101)相通,所述的缓冲桶(2)可沿缓冲桶(2)轴线间歇移动,所述的弹性水囊(3)与弹性板(4)安装在缓冲桶(2)内,所述的弹性水囊(3)可沿进液管道(5)的轴线方向伸缩,所述的弹性水囊(3)的左端面与所述的弹性板(4)之间通过水平的支撑杆(7)连接,所述的进液管道(5)的右端位于所述的弹性板(4)右侧,所述的弹性板(4)与所述的进液管道(5)滑动连接,所述的弹性板(4)与所述的进液管道(5)之间安装有过载装置(8),所述的弹性板(4)上安装有使得弹性板(4)径向展开的驱动单元(9),位于弹性水囊(3)内的进液管道(5)上开设有出液槽(10),弹性水囊(3)上安装有可封堵出液槽(10)的弧形封堵块(11),当弹性板(4)展开后,弹性板(4)向左移动时会经支撑杆(7)带动弹性水囊(3)的左端向左移动,使得弹性水囊(3)轴向伸展开,同时带动弧形封堵块(11)打开出液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壁加工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单元(1)包括水平的圆桶(103),圆桶(103)内安装有一个套筒(104),套筒(104)与圆桶(103)之间有间隔,套筒(104)与圆桶(103)之间的间隔为废液收集腔室(101),套筒(104)内为冷却液腔室(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壁加工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水囊(3)为圆筒状,所述的弹性水囊(3)包括两个与进液管道(5)同轴的挡板(301),两个所述的挡板(301)之间安装有弹性套(302),所述的弹性套(302)设置为橡胶材质,所述的弹性套(302)可沿进液管道(5)的轴线方向折叠,位于左侧的挡板(301)与所述的进液管道(5)之间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挡板(301)固定在所述的进液管道(5)上,所述的支撑杆(7)与右侧的挡板(301)之间间隙配合,支撑杆(7)与右侧的挡板(301)的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垫片(303),橡胶垫片(303)可以防止挡板(301)右侧的液体经支撑杆(7)与挡板(301)的连接处进入弹性水囊(3)内,所述的支撑杆(7)的左端与左侧的挡板(301)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挡板(301)之间的支撑杆(7)上套装有弹簧;所述的出液槽(10)开设在两个所述的挡板(301)之间的进液通道(5)上,位于左侧的挡板(301)上安装有水平的支杆(304),支杆(304)的右端位于两个挡板(301)之间,所述的弧形封堵块(11)安装在所述的支杆(304)的右端,所述的弧形封堵块(11)的内端面与进液管道(5)的外壁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壁加工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板(4)的内部安装有一个与弹性板(4)同轴的安装块(12),所述的弹性板(4)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块(12)上,所述的安装块(12)与所述的进液管道(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的安装块(12)与所述的弹性水囊(3)的右端面之间安装用弹簧;所述的过载装置(8)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块(12)与所述的进液管道(5)之间,所述的过载装置(8)包括安装在安装块(12)上且可沿安装块(12)径向移动的销钉(801),销钉(801)与安装块(12)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的进液通道上安装有与销钉(801)配合的定位凹槽(8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未经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84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