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举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2769.7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凯;高旭斌;王希鹏;贾建伟;贾建文;陈明健;马进功;赵海星;王以超;邓智琪;唐会成;马育华;贺宇航;温博宇;庞瑾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蒋松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举升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操作台,第一臂,第二臂和限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第一平台,升降组件设在第一平台的下方;操作台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平台上,操作台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臂的一端设有第一托架,第一臂的另一端装配在第一平台上且可向举升装置的一侧摆动,第二臂的一端设有第二托架,第二臂的另一端装配在第一平台上且可向举升装置的另一侧摆动;限位装置包括导轨和夹紧件,导轨设在第一平台上,夹紧件设在导轨上且可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本发明的举升装置方便了矿井架棚作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架棚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顶板条件愈发复杂,为了防止顶板垮塌,需要对顶板条件不好、顶板裂隙发育的位置进行架棚作业。相关技术中,架棚作业多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
架棚作业时,需要人工将架棚材料搬到掘锚机机身上,由于井下巷道空间狭窄、架棚材料笨重、高空作业没有合适的站位点、用工较多、劳动强度较大等因素,掘锚机配合架棚时,一方面作业人数较多,另一方面设备操作及配合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且存在高空坠物伤人等安全隐患,其次,每次架棚作业时间较长,影响正常掘进,且掘锚机不能正常检修,特别是在设备有故障隐患与架棚作业同时发生时会严重制约生产,不利于架棚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举升装置,该举升装置方便了矿井架棚作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占用掘锚机较长时间而影响生产的情况,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举升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第一平台,所述升降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并适于升降所述第一平台;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操作台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作台沿着举升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并适于站人以进行人工作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操作台沿着举升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以提升通过性;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设有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相对所述第一臂可转动,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装配在所述第一平台上且可向举升装置的一侧摆动,所述第二臂的一端设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相对所述第二臂可转动,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装配在所述第一平台上且可向举升装置的另一侧摆动,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适于放置型材,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适于摆动伸展以举升所述型材;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导轨和夹紧件,所述导轨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夹紧件设在所述导轨上且可沿着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夹紧件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所述夹紧件适于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举升型材时夹紧限位所述型材,在所述第二形态,所述夹紧件释放所述型材以使所述型材可继续举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举升装置方便了矿井架棚作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占用掘锚机较长时间而影响生产的情况,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包括第一轨和第二轨,所述第二轨设在所述第一轨上且沿着所述第一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所述夹紧件设在所述第二轨上且沿着所述第二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第一轨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轨沿着举升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夹紧件可随着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摆动移动,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轨沿着举升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着所述第二轨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均设有挡止部,在所述夹紧件移动至所述导向槽的端部时,所述挡止部适于与所述夹紧件挡止以使所述第二轨可随所述夹紧件同步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2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灭火器有效期预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型材举升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