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举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2769.7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凯;高旭斌;王希鹏;贾建伟;贾建文;陈明健;马进功;赵海星;王以超;邓智琪;唐会成;马育华;贺宇航;温博宇;庞瑾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蒋松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第一平台,所述升降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并适于升降所述第一平台;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操作台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作台沿着举升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并适于站人以进行人工作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操作台沿着举升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以提升通过性;
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设有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相对所述第一臂可转动,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装配在所述第一平台上且可向举升装置的一侧摆动,所述第二臂的一端设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相对所述第二臂可转动,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装配在所述第一平台上且可向举升装置的另一侧摆动,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适于放置型材,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适于摆动伸展以举升所述型材;
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导轨和夹紧件,所述导轨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夹紧件设在所述导轨上且可沿着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夹紧件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所述夹紧件适于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举升型材时夹紧限位所述型材,在所述第二形态,所述夹紧件释放所述型材以使所述型材可继续举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轨和第二轨,所述第二轨设在所述第一轨上且沿着所述第一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所述夹紧件设在所述第二轨上且沿着所述第二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第一轨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轨沿着举升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夹紧件可随着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摆动移动,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轨沿着举升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着所述第二轨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均设有挡止部,在所述夹紧件移动至所述导向槽的端部时,所述挡止部适于与所述夹紧件挡止以使所述第二轨可随所述夹紧件同步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包括第一夹和第二夹,所述第一夹和所述第二夹适于夹紧所述型材,在第三位置时,第二夹位于所述第一夹上方,且所述第二夹可摆动以实现所述夹紧件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形态的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可伸缩以使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可通过伸缩的方式提升型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包括多个顺次套设的套筒和多个第一驱动器,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套筒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套筒的另一个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长度可调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长度的调整,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设在所述套筒的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设在所述第一臂的端部且相对所述第一臂可枢转,所述第二托架设在所述第二臂的端部且相对所述第二臂可枢转,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的枢转轴均沿着举升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均包括第一架、第二架和滚轮,所述第一架和所述第二架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架和所述第二架之间设有托槽,所述滚轮设在所述托槽的槽底处,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沿着举升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长度可调,所述操作台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一子平台和第二子平台,所述第一子平台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相连,所述第二子平台导向装配在所述第一子平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平台铰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平台铰接,所述第二驱动器长度可调以实现所述操作台长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27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灭火器有效期预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型材举升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