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晾衣机自动照明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2699.5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妙玉;周亮;周小桥;吴宁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7/00 | 分类号: | D06F57/00;G01V8/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令军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分析 晾衣机 自动 照明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晾衣机自动照明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晾衣机所在区域晾衣机的第一照明时长;根据所述第一照明时长对晾衣机进行照明时长默认设置;获取晾衣机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在所述光线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检测预设空间范围是否有人;若预设空间范围检测到有人,则开启晾衣机照明。本发明可减少用户通过手动开关开启晾衣机照明的次数,有利于提高晾衣机照明的智能化,有利于节省用电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晾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晾衣机自动照明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用户对晾衣机的智能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要求晾衣机智能照明。传统的晾衣机照明通常是通过手动开关打开或关闭,不能满足用户对晾衣机智能功能的要求;而且,在通过手动开关打开或关闭晾衣机照明功能时,在很多时候会产生照明后忘记关灯的情况,浪费了用电资源。传统的另一种晾衣机照明方式是将晾衣机照明功能默认设置为照明180分钟,但在光线比较好或没人时将晾衣机照明默认设置为照明180分钟,无疑极大的浪费了用电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晾衣机自动照明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解决传统晾衣机照明智能化程度不高,且浪费用电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晾衣机自动照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晾衣机所在区域晾衣机的第一照明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照明时长对晾衣机进行照明时长默认设置;
获取晾衣机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
在所述光线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检测预设空间范围是否有人;
若预设空间范围检测到有人,则开启晾衣机照明;
并实时检测预设空间范围是否有人,若无人,则关闭晾衣机照明。
可选的,所述获取晾衣机所在区域的第一照明时长包括:
在所述晾衣机被配网绑定后,获取各区域的晾衣机第二照明时长数据;获取晾衣机所在区域;从所述各区域的晾衣机第二照明时长数据中,抽取晾衣机所在区域的第一照明时长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照明时长对晾衣机进行照明时长默认设置,包括:
在夏季第一预设时间点将晾衣机默认设置开启100分钟,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第二预设时间点将晾衣机默认设置开启180分钟。
可选的,所述第一照明时长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开启晾衣机照明的第一时间、关闭晾衣机照明的第二时间、每次开启晾衣机照明的时长、每天开启晾衣机照明的总时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照明时长对晾衣机进行照明时长默认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照明时长,设置晾衣机一个或多个开启照明时间,以及一个或多个关闭照明时间。
可选的,获取各区域的晾衣机第二照明时长数据,包括:
获取各区域的晾衣机第三照明时长数据,将各区域的第三照明时长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各区域的晾衣机第二照明时长数据。
可选的,当所述光线强度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光线强度满足预设条件。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晾衣机自动照明系统,包括处理单元、晾衣机、人体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所述晾衣机设有用于照明的发光单元;
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晾衣机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并将检测的光线强度发送给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2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耳机钢网自动铆压机
- 下一篇:一种监理工程现场用智慧安全报警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