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终端维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61197.0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1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戴晨阳;涂德慧;王磊阳;陈麒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终端 维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终端维护方法,应用于包括若干定位终端和若干基站的多基站定位系统,所有基站用于维护同一云注册表,包括:基站上报定位终端状态变化信息至云注册表;云注册表基于收到的状态变化信息发送调度信息至各个基站;各个基站基于收到的调度信息呼叫对应的定位终端;定位终端应答收到的基站呼叫信息,并基于预设时间内收到的基站呼叫信息,确定是否和基站连接成功,若连接成功,则完成了上线,否则保持离线。本发明的定位终端维护方法,采用多基站共同维护统一注册表,减小各基站维护注册表的工作量,基站无需对所有终端轮询,减少了上线信号对信息传输的干扰,提高了定位终端上线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终端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厂制造等各工作人员在厂区内的安全,现有工厂大量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及时获取在场人员的位置信息,完成监控式定位管理。其中,人员定位系统一般由辅助定位信标、定位终端、通信基站以及上位机地图引擎四部分构成。定位终端采用蓝牙定位的方式,获得位置信息,而后将位置信息以无线通信形式上传至通信基站,基站再根据固定格式对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本地以太网上发至服务器存储,供上位机地图调用。
一般工业现场占地面积大,厂房多,结构复杂,非常不利于人员定位系统基站的安装,且单基站支持的信号覆盖范围约300米,所以工业现场基站数量普遍较多。在常规通信机制下,基站与服务器点对点通信,每个基站独立维护对应的注册表,并不会交换已注册终端信息,因而会导致每个基站都需确认所有定位终端状态,所以每个基站都需要实时轮询所有定位终端是否在其下属范围内。工业环境一般在场终端数会超过三百,甚至超过1000,这对于通信基站实时轮询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基站所需实时轮询的定位终端过多,会导致新进入区域内的终端注册时间过长,同样实时轮询也会占据很大一块的无线资源,因此如何调度终端信息在基站间的通信,提高基站的实时轮询效率,减少系统运行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人员定位系统通常采用蓝牙ibeacon方式进行,基站与定位终端之间需要定时通讯,而通讯方式通常采用基站轮询定位终端上报信息的方式,当终端在附近基站注册上线后,与基站建立稳定的通信连接,当接收到基站的轮询数据包实时回复包含蓝牙位置信息的应答包,对于基站而言将建立了连接的定位终端以ID形式按照注册先后顺序依次轮询,以在每个周期内获取每个定位终端位置信息。
为了不遗漏终端位置信息,又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基站需维护定位终端的注册表。对于已注册的终端,规定时间内读取终端的定位信息。对于其余未注册的终端,基站也会实时进行轮询呼叫,第一时间发现新增的定位终端。现有技术方案下,注册表的维护由各基站独立完成,每隔一定时间依次轮询呼叫工厂所有定位终端设备,若收到终端设备的回复,则记录该终端编码,注册在表,后续每周期进行位置信息传输。若三次位置信息传输失败,则基站认为该定位终端已离开,从注册表中剔除。现在的注册机制即每基站根据自身注册表对未注册终端循环呼叫。
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人员定位系统注册表是由各基站独自维护,不与其他基站信息共享。每个基站需要关注工厂所有备案的定位终端是否注册,并持续呼叫所有的终端设备。整体的机制如下所述,基站按照一定时间间隔依次轮询呼叫注册表中所有未注册的定位终端设备,如在等待时间内收到回复,则视该定位终端在基站有效范围内注册上线,后续进行位置信息传输。该机制对所有定位终端不进行筛选,若工厂有1000个定位终端设备,基站按50ms间隔依次呼叫,单周期轮询需要20s。对于需新进入基站注册上线的设备来说,等待基站呼叫注册时间较长。该机制忽视了定位终端设备可能已经在其他基站上线的可能性,重复呼叫定位终端,造成了资源浪费。
2)单定位终端上线机制
终端与基站之间建立连接的方式有多种,较为普遍且可行终端定期主动上报或终端被动接收基站轮询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臭型猫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