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预测式外呼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59880.0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5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陆磊;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畅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3/51 | 分类号: | H04M3/51;G10L25/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预测 式外呼 系统 | ||
一种分布式预测式外呼系统,在第一呼叫中心设置人工坐席,并在外呼对象所在地设置有第二呼叫中心;其中,所述第二呼叫中心位于与外呼对象最近的根服务器所在地;所述第二呼叫中心实时检测与所述第一呼叫中心的连接状况,并实时同步当前通话坐席人员的数据,以达到能够完全替换第一呼叫中心的目的;当所述第二呼叫中心检测到与所述第一呼叫中心连接质量不佳时,由所述第二呼叫中心接管外呼通话。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式外呼方法及装置,通过设立第二呼叫中心,并在网络状况差的情况下接管通话,并通过对通话的多角度分析与识别,能人工坐席进行多种辅助,提高第二呼叫中心接管通话时的质量,从而使得外呼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测式外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预测式外呼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业务的发展,呼叫中心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外呼业务。相比于基于基站的呼叫而言,纯网络的呼叫系统具有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对于跨国呼叫来说,外呼网络的稳定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
根服务器是互联网的核心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而之前的网络协议版本为IPV4,全球也只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个在日本,2个在欧洲,其余在美国。这种框架以美国为核心,但是其承载量较少。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网络应用融合发展,网络承载需求大幅增长,而原有IPv4 体系难以满足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欧洲网络协调中心宣布其最后的 IPv4 地址储备池已于2019年11月25日完全耗尽。“雪人计划”于2016年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相比于原有根服务器体系,IPV6体系的容量更多,能够满足网络承载的需求,同时,根服务器分布在更多的国家,使得根服务器之间的网络传输可选链路更多,更易找到稳定的链路。另一方面,也使得根服务器连接到终端用户的平均距离缩短。并且,网络覆盖面积更大,使得网络电话的效果更佳。
在纯网络的呼叫系统中,呼叫中心通过网络进行外呼,并利用网络电话技术对外呼对象的手机进行外呼。最跨国的纯网络呼叫系统中,最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网络的稳定性对外呼效果存在较大影响,使得外呼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人工智能辅助与人工坐席差距大,用户体验差。
三、人工智能辅助不能根据用户特征进行自动调整。
四、跨国呼叫中经常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式外呼方法及装置,通过设立第二呼叫中心,并在网络状况差的情况下接管通话,并通过对通话的多角度分析与识别,能人工坐席进行多种辅助,提高第二呼叫中心接管通话时的质量,从而使得外呼效果更佳,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预测式外呼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呼叫中心设置人工坐席,并在外呼对象所在地设置有第二呼叫中心;其中,所述第二呼叫中心位于与外呼对象最近的根服务器所在地;
所述第二呼叫中心实时检测与所述第一呼叫中心的连接状况,并实时同步当前通话坐席人员的数据,以达到能够完全替换第一呼叫中心的目的;
当所述第二呼叫中心检测到与所述第一呼叫中心连接质量不佳时,由所述第二呼叫中心接管外呼通话。
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一呼叫中心与所述第二呼叫中心连接状态恢复,则第二呼叫中心在完成指定动作后将通话回交给第一呼叫中心。
可选地,所述第一呼叫中心建立与外呼对象的网络连接时,根据各网络通路的速度及稳定性综合评价,选取最佳的通路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呼叫中心设置于所述最佳的通路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预测式外呼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每个坐席建立个人信息库,用于记录所述坐席的个人数据;其中,所述个人数据包括通话录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畅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畅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9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