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器单元、访问内存的方法、计算机主板和计算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9528.7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3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业;郇丹丹;李祖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核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9/50;G06F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张臻贤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器 单元 访问 内存 方法 计算机 主板 计算机系统 | ||
公开了一种处理器单元、访问内存的方法、计算机主板和计算机系统。该处理器单元包括缓存控制器、片内缓存、第一内存控制器、第二内存控制器和第一SEDRAM接口,其中片内缓存、第一内存控制器和第二内存控制器均与缓存控制器连接,第一内存控制器与第一SEDRAM接口连接,第一SEDRAM接口用于连接用作第一内存的第一SEDRAM存储器,第二内存控制器用于连接用作第二内存的板载内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CPU和内存之间的数据读写速率得以改善,从而能够提供CPU的计算速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器单元、访问内存的方法、计算机主板和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PCB上安装内存的方式,即所谓的板载内存,板载内存的容量较大,但是位宽低,数据传输效率低。CPU只能调用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数据返回到内存中,但CPU的速度远大于内存,因此内存较低的数据传输速度会影响处理数据的速度,CPU的运算速度和需要的内存的数据供应能力之间存在鸿沟,从而形成了“内存墙”。为解决CPU和内存间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引入了高速缓存(Cache),用于处理器CPU和内存间的数据交换。Cache的速度在CPU和内存之间,数据的传输方式变为:内存中的数据先调用到Cache中,CPU再提取Cache中的数据。CPU、Cache、内存三者的速度排列是从快到慢,数据容量的大小是从小到大。
在第63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 2020)上公开发表的题为《采用3D混合键合技术具有34GB/s/1Gb带宽和0.88pJ/b能效接口的异质集成嵌入式LPDDR4/LPDDR4X DRAM》(AStacked Embedded DRAM Array for LPDDR4/4Xusing Hybrid Bonding 3D Integrationwith 34GB/s/1Gb 0.88pJ/b Logic-to-Memory Interface)的技术论文中公开了SEDRAM(Stacking Embedd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三维堆叠嵌入式动态随机存储器)。SEDRAM是一种DRAM结构,通过将EDRAM(enhanc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与CPU(中央处理器)上的ball(球状格栅)进行互连(即键合),获得更高的位宽与数据传输速度。SEDRAM的数据容量大小与CPU的面积有关,现有的CPU面积一般在70-140mm2间,因此SEDRAM的数据容量在512MB-2GB之间。SEDRAM与CPU之间通过凸点连接的方式,带宽高,位宽可以达到1024*8位(而常用的在主板上的内存的连接方式位宽为64*4位),并且避免了PCB上走线对数据传输带来的影响。SEDRAM可实现超大带宽、超低功耗、超大容量的嵌入式DRAM。
一方面,可以考虑将SEDRAM直接作为Cache使用,其容量比CPU芯片上集成的缓存要大。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将SEDRAM作为Cache使用的处理器单元的架构示意图。处理器100包括Cache控制器102和SEDRAM接口104,Cache控制器102与SEDRAM接口104连接,SEDRAM接口104与处理器外部的SEDRAM裸晶(Die)110连接。处理器单元100与SEDRAM裸晶(Die)110最终被封装在同一块芯片10中。
另一方面,虽然可以直接将SEDRAM作为内存使用,但是SEDRAM的最大数据容量为2GB,远小于在PCB板上连接的板载内存(8-32GB)的存储容量。SEDRAM做内存的方式,优点在于位宽高、数据传输速度快,但是存储空间小。
采用在PCB上安装内存的方式(板载内存),内存容量较大,但是位宽低,数据传输效率低。SEDRAM做内存的方式,位宽高,数据传输速度快,但是存储空间小。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核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核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9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