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包扎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6628.4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4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灵玉;董育伟;花硕;虞飞标;王嘉乐;石祥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东七街三号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包扎孔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菌包扎孔装置包括安装盘,其水平设置,所述安装盘边缘上沿周向布置有若干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竖直安装菌包;驱动单元,其设于安装盘底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安装盘绕其轴线转动并驱动各安装位自转;扎孔单元,其有若干个,呈圆周状布置于安装盘外侧,所述扎孔单元个数与安装位个数相同,用于对各安装位上的菌包扎孔。本发明能能同时对多个菌包进行扎孔操作,且配合各安装位的公转及自转动作,能同时对各菌包进行多方位的均匀扎孔,确保高效、高质量扎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菌包扎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菌食品的食用量不断增多,随之对菌类食品的生产需求也不断增多,到现在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菌包培养是现代食用菌培养的常用方法。
对一些食用菌来说,如香菇菌丝,是一种好气性菌丝,在缺氧的条件下,菌丝的发育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对菌包进行扎孔操作,以解决菌包内补氧问题,现常用的扎孔方法是人工采用工具手动打孔,打孔效率低、扎孔质量参差不齐,且存才安全隐患,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2753489 A;公开日:2021年5月7日;公开了一种菌包扎孔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一侧间隔的固接有弧形固定架,弧形固定架的数量为四个;带槽弧形板,带槽弧形板固接于一侧两个弧形固定架内一侧之间;矩形框,矩形框固接于带槽弧形板一侧,其与带槽弧形板连通,操作人员将菌包放入锥形框内,菌包通过矩形框掉入至带槽弧形板内,然后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运作带动菌包向右移动,菌包向右移动带动扎孔机构运作,扎孔机构运作对菌包进行扎孔;该申请案的打孔设备相比于手动打孔,提高了打孔效率,但仍需要人力介入,且一次仅能对单个菌包进行扎孔,同时设备体积大,适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菌包扎孔装置,该装置包括:
安装盘,其水平设置,所述安装盘边缘上沿周向布置有若干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竖直安装菌包;
驱动单元,其设于安装盘底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安装盘绕其轴线转动并驱动各安装位自转;
扎孔单元,其有若干个,呈圆周状布置于安装盘外侧,所述扎孔单元个数与安装位个数相同,用于对各安装位上的菌包扎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菌包扎孔装置,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底支撑筒,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呈竖直布置,所述底支撑筒的轴线与安装盘轴线共线;
电机一,其固定连接于底支撑筒中空内部,所述电机一输出轴与底支撑筒的轴线共线;
齿轮一,其水平置于底支撑筒正上方,所述齿轮一与电机一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齿轮组,其包括若干个齿轮,若干个齿轮沿周向布置于底支撑筒顶端面边缘,所述齿轮组的各齿轮均与齿轮一啮合,且所述齿轮组的各齿轮与安装位传动连接,驱动各安装位绕安装盘轴线转动;
齿轮二,其水平置于齿轮一正上方,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同轴同步连接;
单角齿轮,其数量与安装位数量相同,所述单角齿轮布置于齿轮组上方,各所述单角齿轮均与齿轮二啮合,且各所述单角齿轮与安装位传动连接,驱动各安装位自转;
环形支撑导轨,其底部与底支撑筒固定连接,顶部为呈环形状的导轨,与底支撑筒同轴布置,所述环形支撑导轨用于限制各安装位的运动轨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菌包扎孔装置,可选地,所述安装位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6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