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衬套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6052.1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堀部真司;祝勇汰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73 | 分类号: | F16F1/373;F16F1/377;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敖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套 | ||
1.一种防振衬套,其是在紧固结构中夹在一对垫片之间的橡胶状弹性体,所述紧固结构具有:被紧固部件、圆筒状的筒部件、所述一对垫片、以及螺栓和螺母,所述被紧固部件构成为振动源侧或者支撑侧的任意一方的部件,且具有贯通孔,所述筒部件插入到所述被紧固部件的所述贯通孔中,所述一对垫片配置于所述筒部件的轴向的两端侧,所述螺栓和螺母以夹住所述一对垫片的状态相互紧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衬套形成为圆筒状,且具备:在所述螺栓和螺母紧固时在所述被紧固部件与所述垫片之间被压缩的主体部、以及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插入部,
所述主体部具备: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垫片侧的第一端面、以及该第一端面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面,
在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部,
在轴向上与所述凸部重叠的区域上的所述主体部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形成为比其它区域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形成为,在周向上的多个所述凸部彼此之间的区域最厚,在轴向上与所述凸部重叠的区域最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部,
在所述第二端面形成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凹部,
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凹部形成于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凸部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衬套隔着所述被紧固部件设置为一对,
所述插入部具备:形成于所述插入部的轴向端面且沿着周向排列的多个凹部,
在径向视角下,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凹部与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凹部形成于在轴向上排列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凹部的深度形成为比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凹部的深度深,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凹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凹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橡胶状弹性体相比摩擦系数较低的低摩擦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部,
所述凸部沿着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面突出,并构成为在通过所述垫片压缩所述凸部时,所述凸部与所述筒部件能够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部,
多个所述凸部具备第一凸部、和与该第一凸部相比从所述第一端面起的高度较高的第二凸部,
在周向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凸部彼此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部,
所述主体部具备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面的环状的槽,
所述槽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相邻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橡胶状弹性体相比刚性较高的环状的加强部件嵌入于所述主体部及所述插入部,
所述加强部件具备:包覆部,其构成所述加强部件的内缘侧的部位,且整体包覆于所述插入部;以及露出部,其构成比该包覆部更靠所述加强部件的外缘侧的部位,且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60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接电的农用表箱
- 下一篇:弹簧加载的卡锁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