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的多融合站布置方法及融合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5068.0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2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云;雷川丽;丁辛遥;孙志云;刘功杰;卢小龙;唐利松;蒋哲;李君;陆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H02B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储能站 数据中心 融合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的多融合站布置方法,包括获取基本建筑参数;变电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布置在同一区域,变电站和数据中心布置在一侧,储能站布置在另一侧;储能站区域侧比变电站和数据中心区域侧低A米;一列式布置储能站并设置消防环道;储能站电池仓间距B米内并设置防火墙;变电站距离数据中心大于C米;变电站架空出线距离数据中心大于D米;数据中心机房布置在二楼;储能站距离数据中心大于E米;利用数据中心的墙体作为区域围墙的一部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所述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的多融合站布置方法布置的融合站。本发明大幅降低了融合站的占地面积,而且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且融合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供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的多融合站布置方法及融合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保证电能的稳定可靠供应,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电网的来临,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模式的多站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多站融合后,不仅有助于集约化发展,节省土地成本,而且更加便于对融合后多站进行综合管控。因此,多站融合是未来电网变电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但是,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关于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的多站融合方面的研究,这将严重制约多站融合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且融合效果好的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的多站融合布置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的多融合站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变电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的基本建筑参数;
S2.将变电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布置在同一个区域内,变电站和数据中心布置在区域内的一侧,储能站布置在区域内的另一侧,且分区布置;
S3.储能站所在区域侧比变电站和数据中心所在区域侧低A米;A为正实数;
S4.针对储能站所在区域侧,储能站采用一列式布置,并设置消防环道;同时储能站内电池仓间距B米以内,并设置防火墙;B为正实数;
S5.针对变电站和数据中心所在区域侧,变电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C米;变电站的架空出线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D米;C和D均为正实数;
S6.数据中心的机房布置在区域内的二楼位置;储能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E米;E为正实数;
S7.利用数据中心的墙体作为区域围墙的一部分。
步骤S2所述的将变电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布置在同一个区域内,变电站和数据中心布置在区域内的一侧,储能站布置在区域内的另一侧,且分区布置,具体为将变电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布置在同一个区域内;总的区域分为两部分,北侧区域布置数据中心和变电站,南侧区域布置储能站。
步骤S3所述的储能站所在区域侧比变电站和数据中心所在区域侧低A米,具体为储能站所在区域侧比变电站和数据中心所在区域侧低3米;区域侧之间的高差用于防火隔离,从而提高总区域的抗火灾风险能力。
步骤S4所述的储能站内电池仓间距B米以内,具体为储能站内电池仓间距3米以内,从而保证电池仓布置的紧凑性。
步骤S5所述的变电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C米,具体为变电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从而满足防火和防电磁干扰的要求。
步骤S6所述的储能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E米,具体为储能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从而满足防火和防电磁干扰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5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