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半导体制冷器结合的充电桩防护散热系统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54425.1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平;刘凯;许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H05K7/2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制冷 结合 充电 防护 散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半导体制冷器结合的充电桩防护散热系统与方法;包括充电桩箱体、充电功率模块、散热模块,充电桩箱体内部还设置有:汇集器,半导体制冷器用冷板,半导体制冷器,冷却器,储液罐,制冷剂泵,分液器。充电桩箱体外设有风冷冷凝器;散热模块内制冷剂通道接入汇集器的入口;汇集器出口依次连接半导体制冷器用冷板、冷却器、风冷冷凝器、储液罐、制冷剂泵;制冷剂泵的出口连接分液器的输入接口,再由分液器分成多个支路后,分别接入各个散热模块的制冷剂通道的入口。本系统散热功能由制冷剂泵驱动的相变冷板与风冷冷凝器完成,制冷剂相变换热气化潜热大,需要循环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小,制冷剂泵驱动功耗低,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半导体制冷器结合的充电桩防护散热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内部的功率模块需通风冷却,而散热风道通常采风机加过滤器设置;因此充电桩像“吸尘器”一样,将积聚在地面的柳絮和灰尘等杂物吸入、附着在过滤器外表面,但微小的杂质仍会进入到充电桩箱内部,扬尘或雾霾天气更甚。
在空气流通的过程中,势必会将尘埃、腐蚀性气体、湿气等带入设备中,充电桩的防水性较差,外部的雨水便易进入到充电桩的箱体内,会加快设备的老化,此外滤网上会附着有大量的杂质需要定期拆卸清洗或更换,影响使用,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与半导体制冷器结合的充电桩防护散热系统与方法。本发明充电桩防护散热系统不仅能在箱体密闭条件下完成高效散热,而且起到了可防水、防尘、防盐雾和防凝露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与半导体制冷器结合的充电桩防护散热系统,包括充电桩箱体、置于其内的多个充电功率模块101,以及给充电功率模块101散热的多个相变冷板102;
所述充电桩箱体内部还设置有:汇集器103;半导体制冷器用冷板104;半导体制冷器105;冷却器107;储液罐109;制冷剂泵110;分液器111;
所述充电桩箱体外部设置有:风冷冷凝器108;
所述各相变冷板102的制冷剂通道出口,接入汇集器103的入口;汇集器103出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半导体制冷器用冷板104、冷却器107、风冷冷凝器108、储液罐109、制冷剂泵110;制冷剂泵110的出口连接分液器111的输入接口,再由分液器111分成多个支路后,分别接入各相变冷板102的制冷剂通道入口。
所述储液罐109内部储存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在制冷剂泵110的驱动下,经分液器111分配至各相变冷板102的制冷剂通道入口并进入到相变冷板102内,制冷剂在相变冷板102内吸热、部分气化后,进入汇集器103和半导体制冷器用冷板104,以吸收半导体制冷器105工作时的热量;接着,制冷剂进入冷却器107继续吸收充电桩箱体内部的热量,并再次部分气化,最后进入充电桩箱体外部的风冷冷凝器108,与充电桩箱体外部的空气强制对流换热,冷却冷凝为液体后,流回至储液罐109内;再由制冷剂泵110驱动往复循环。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5的上部为热端,下部为冷端;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用冷板104紧密贴附于半导体制冷器105的热端;流过半导体制冷器用冷板104的制冷剂,将半导体制冷器105制冷时产生的热量转移至风冷冷凝器108。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5冷端的下方,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管106;
所述冷凝水收集管106的接口处设有一U型管,用于收集半导体制冷器105排出的冷凝水,并将其引流至充电桩箱体的外部。
所述冷却器107为翅片管冷却器。
一种充电桩防护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4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