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辅助滴液装置以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51143.6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3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洊闻;钟泽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52;G06V40/10;G06V10/25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冼柏恩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辅助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辅助滴液装置以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患者将手臂放在承托臂上,通过姿态调节机构调节承托臂的姿态;承托臂上的感应传感器检测到患者的手臂后,向辅助控制模块发送工作的信号;视觉识别模块获取到患者的脚部的图像作为ROI区域,将该ROI区域作为识别的依据;当患者需要站立走动时,再次调节承托臂的姿态;当视觉识别模块识别到患者的脚部运动时,开启跟随模式;当患者需要坐下时,先将手臂抬离承托臂,感应传感器检测到患者的手臂离开承托臂后,发送停止跟随的信号;自动行走机构复位、待命;患者重新将手臂放到承托臂上,并调整到合适位置。本发明能够自动跟随患者,并在移动过程中维持输液手的稳定性,避免滚针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滴液装置以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辅助滴液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院或诊所中,打点滴往往是最常见的情况,而打点滴的时候医生往往会将吊瓶挂在一个支架上。但是当患者想站起来活动或者有上厕所等需求的时候,就需要人将吊瓶举高并跟随患者移动,而当只有患者自己一个人时,就需要患者用空闲的手将吊瓶举高,这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利;尽管现在有些支架是带有滚轮能够推动的,但是这也是需要患者或其他人主动去推,而且在移动时,输液的手并不是固定的,会有滚针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辅助滴液装置,该智能辅助滴液装置能够自动跟随患者,并在移动过程中维持输液手的稳定性,进而避免滚针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辅助滴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辅助滴液装置,包括滴液支撑机构、自动行走机构和辅助控制模块;
所述滴液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承托臂,所述支撑杆设置在自动行走机构上;所述承托臂通过姿态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杆上,该承托臂上设有用于感应是否放置有患者的手臂的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与辅助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辅助控制模块设置在自动行走机构上,且与自动行走机构电连接,该辅助控制模块包括视觉识别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托臂上设有内凹的放置槽,以便对患者的手臂进行适当的防护。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姿态调节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承托臂设置在升降驱动机构上;所述承托臂上设有用于控制升降驱动机构工作的调节按钮。
进一步,所述姿态调节机构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承托臂上设有用于控制锁定机构工作的锁定按钮。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挂钩,可用于吊挂吊瓶,这样能够保证吊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智能辅助滴液装置上设有用于供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识别的身份识别模块。
一种智能辅助滴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坐下的状态下,患者将手臂放在承托臂上,通过姿态调节机构调节承托臂的姿态,获得舒适的摆放姿态;
承托臂上的感应传感器检测到承托臂上放置有患者的手臂后,向辅助控制模块发送工作的信号;
视觉识别模块获取到患者的脚部的图像作为ROI区域,将此ROI区域作为识别的依据;
当患者需要站立走动时,通过姿态调节机构再次调节承托臂的姿态,获得站立时舒适的摆放姿态;
当视觉识别模块识别到患者的脚部开始运动时,数据处理模块向自动行走机构发送自动跟随的信号,开启跟随模式;在跟随模式下,与患者的脚步保持设定的距离,并沿着平行于脚部移动的切线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启式防盗瓶盖
 - 下一篇: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生产用物联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