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4448.4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季丽华;季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10/613;H01M10/635;H01M10/6568;H01M10/625;B60L58/26;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青岛恒昇众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2 | 代理人: | 刘明辉 |
| 地址: | 253034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组 安装 底座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板、电池组、散热组件、防尘组件,防尘组件为安装在底座板上,且防尘组件将电池组完全覆盖住;通过在底座板上开设冷却水循环腔,并将冷却水循环腔两端分别通过进水管、回水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进行连接,从而通过冷却水在冷却水循环腔中的流动作用带走蓄电池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蓄电池可以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进行工作,从而有效保证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 汽车等;但是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安装底座结构较为简单,其无法很好的对电池组进行防尘、散热,从而严重影响到源汽车电池组的实际使用寿命,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底座包括:
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为一块矩形平板,且其板体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底座板为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的底盘上,且底座板的靠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为成组设置;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多个蓄电池组合构成,且蓄电池上螺丝孔与底座板上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且蓄电池为通过定位螺丝定位固定在底座板上;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为设置在底座板上;
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为安装在底座板上,且防尘组件将电池组完全覆盖住。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由冷却水循环腔、进水管、回水管和冷却水循环装置组合构成。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循环腔为开设在底座板上的管腔结构,且其管腔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进液端口和排液端口,所述进液端口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的供水端相连接,所述排液端口通过回水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的回水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循环装置均与底座板上的PLC控制模块进行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循环腔为呈迂回状态进行设置,且冷却水循环腔与螺纹孔之间为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由防尘罩和连接板组合构成,所述防尘罩和连接板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板为矩形框体结构,且其框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与底座板上第一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且连接板、底座板均通过定位螺栓定位固定在新能源汽车的底盘上。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为一个下侧面并未封闭的盒体结构,且防尘罩的四个侧壁均由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组合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之间为相对应设置,且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槽下侧边与第二散热槽的下侧边之间为通过第一挡尘板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槽上侧边与第二散热槽的上侧边之间为通过第二挡尘板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尘板和第二挡尘板均呈人字型进行设置,其第一挡尘板和第二挡尘板结构相同,且第一挡尘板和第二挡尘板之间为平行设置,且第二挡尘板的下侧端高于第一挡尘板的上侧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未经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4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