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茶种植与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2570.8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利;谭书德;胡孝敏;丁书建;张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G25/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创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8 | 代理人: | 陈祖菱 |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种植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茶种植与管理方法,属于茶叶种植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育苗期管理、移栽前后苗木管理、成长期苗木管理和采摘期苗木管理;育苗期管理:S1.按照数控温棚快速育茶树苗的方法进行育苗期管理;移栽前后苗木管理:S2.选择茶地并整地;S3.开沟定植前施肥;S4.苗木移植;S5.苗木种植后的管理;成长期苗木管理:S6.追肥除害;采摘期苗木管理:S7.采摘与修剪;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态有机茶种植与管理方法,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虫害防治,合理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生态环保需求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茶树的生长,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茶种植与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茶农为了追求高效率,普遍采用化学施肥催产和农药灭虫来提高茶叶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人工过度干预茶树自然生长规律的问题,不仅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板结和生物活性严重降低、农药残存及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等弊端,影响着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而且长期施用化肥和农药及人为生长环境改变给土壤环境带来了系列的巨大危害,其种植方向单一,而且普遍肥料需求量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对茶叶的多样化、保健化和无公害的要求日益强烈,尤其,人们对于茶叶的安全标准日趋重视,没有优良品质的茶叶将在市场上无立足之地,有机茶叶的种植成为茶叶发展的主导趋势,而现有的有机茶栽培技术使得有机茶在生长过程中存在长势不好、产量略低,病虫害防治不彻底的问题出现,进而影响有机茶种植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土壤消毒和虫害防治这部分做的还不够成熟;此外,现有的有机茶在种植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率低;现有的茶树种植管理方式种植的茶树产量有限,质量不高,不利于生态循环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生态有机茶种植与管理方法,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虫害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生态环保需求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茶树的生长,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困难,提供了一种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虫害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生态环保需求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茶树的生长,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质量的一种有机茶种植与管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茶种植与管理方法,包括育苗期管理、移栽前后苗木管理、成长期苗木管理和采摘期苗木管理;
育苗期管理:
S1.按照数控温棚快速育茶树苗的方法进行育苗期管理;
移栽前后苗木管理:
S2.选择茶地并整地;选择朝北方向的土地,其坡度小于20°且坡地起伏较小,土质肥沃、土壤pH值为5.5-6的地带作为茶地,将土地进行整地耕作,翻土深度为40-50cm,其后横向作畦,畦宽1.2-1.5m,高30-40cm,畦间距为30-40cm;
S3.开沟定植前施肥;整地开沟,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设多个自然接雨水蓄水池,且沟系配套,建设隔离沟、纵沟和横沟,在茶地最低处设一个面积不小于整地面积5% 的供生物灭虫用的水塘,在茶地最高处设一个面积不小于整地面积10% 的蓄水塘;在横沟中挖掘横沟深度40-50cm,沟底施3-5cm的农家肥,盖上15-20cm的土层,再平铺有机肥1-2cm后盖上13-21cm的土层,浇上少量清水,静置5-7天;
S4.苗木移植;采用单行双株条栽方式种植,种植株距为30-40cm,行距20-30cm,破除粘盘层,熟化土壤,填土至不露须根并压实,用手轻提茶苗,不松动即可;
S5.苗木种植后的管理;浇足定根水待苗木过适缓期后开始追施生物有机肥,平均每株苗木的施用量为0.25-0.4kg,每年施用1-2次;
成长期苗木管理:
S6.追肥除害;每年分多次对茶地进行浅耕松土处理,在第一次松土浇水后每株施放2-3条蚯蚓,5-7天后对茶树追加有机肥,其次是每亩设置5-8个灭虫灯并每亩投放20-30只鸡;
采摘期苗木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2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