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与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2210.8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丹丹;郭爱国;周攒;许志鹏;陈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B60S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维修 车体 抬升 转移 装置 工作 方法 | ||
1.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包括等待抬升转移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车后轮抬升机构,所述汽车后轮抬升机构能将所述汽车的后轮(1)抬升至脱离地面(3),并且汽车后轮抬升机构能沿地面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轮抬升机构包括轴承座(119),所述轴承座(119)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水平的后转轴(118),所述后转轴(118)与前后方向垂直;所述后转轴(118)的两端分别同轴心连接有第一支撑轮(116)和第二支撑轮(117);所述第一支撑轮(116)和第二支撑轮(117)均与地面滚动配合;
所述轴承座(119)上通过支撑臂(121)固定连接有后圆弧形抱紧片(101),所述后圆弧形抱紧片(101)的A凹弧面(101.1)同轴心贴合所述在所述后轮(1)的后侧中部高度处的轮面(1.1);
所述后圆弧形抱紧片(101)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架(100)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器(102),所述液压伸缩器(102)的前部包括两个并列平行的伸缩杆(32),所述伸缩杆(32)为与地面(3)成夹角的前矮后高的斜向杆;
两个并列平行的伸缩杆(32)的前端垂直连接有限位片(114);所述限位片(11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前圆弧形抱紧片(115),所述前圆弧形抱紧片(115)的B凹弧面(115.1)同轴心贴合所述在所述后轮(1)的前下侧轮面(1.1);所述伸缩杆(32)的伸出和缩回能带动所述后圆弧形抱紧片(101)和前圆弧形抱紧片(115)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
还包括导孔座(34),所述导孔座(34)上贯通设置有两导孔(38),两所述伸缩杆(32)分别滑动穿过两所述导孔(38),从而使导孔座(34)能沿所述伸缩杆(32)长度方向自由滑动;
所述导孔座(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构支架(103),所述机构支架(103)的末端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108),所述第二轴承座(108)的下端轴承孔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水平的浮动转轴(109)所述浮动转轴(109)与所述后转轴(118)平行;所述浮动转轴(109)上分别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涡轮(110)和抓地轮(19),所述抓地轮(19)与所述地面(3)滚动配合;所述机构支架(1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104),所述电机支架(104)上固定安装有涡杆驱动电机(105),所述蜗杆电机(105)的输出轴(106)上同轴心连接有蜗杆(107),所述蜗杆(107)与所述涡轮(110)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1)还没有脱离地面时,所述伸缩杆(32)与地面(3)所成的夹角范围是10°至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导孔(38)的内壁均涂有润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轮(19)的轮面有防滑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支架(103)远离电机支架(1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器支架(111),所述伸缩器支架(111)上固定安装有限位伸缩器(112),所述限位伸缩器(112)的限位伸缩杆(116)与所述伸缩杆(32)垂直;所述限位伸缩杆(11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113);
当导孔座(34)沿所述伸缩杆(32)长度方向向前滑动至接触所述限位片(114)后侧面的基础上,所述限位伸缩杆(116)带动夹持块(113)的伸出能使所述限位片(114)刚好夹在所述夹持块(113)与导孔座(3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轮抬升机构共有两个;还包括与两所述汽车后轮抬升机构对称的两个汽车前轮抬升机构;两所述汽车后轮抬升机构将汽车的两个后轮抬升的同时,两个汽车前轮抬升机构将汽车的两个前轮抬升;这时汽车整体会被抬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维修的车体抬升转移装置的后轮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等待抬升的后轮(1)是与地面(3)接触的,先控制液压伸缩器(102),使伸缩杆(32)的伸出,从而使后圆弧形抱紧片(101)和前圆弧形抱紧片(115)处于足够远的位置,然后让后圆弧形抱紧片(101)置于后轮(1)后侧,前圆弧形抱紧片(115)置于后轮(1)前侧,这时控制液压伸缩器(102),使伸缩杆(32)逐渐缩回,进而使后圆弧形抱紧片(101)与前圆弧形抱紧片(115)相互靠近至抱紧后轮(1)的前后侧;这时后圆弧形抱紧片(101)的A凹弧面(101.1)同轴心贴合在所述后轮(1)的后侧中部高度处的轮面(1.1);前圆弧形抱紧片(115)的B凹弧面(115.1)同轴心贴合在所述后轮(1)的前下侧轮面(1.1),这时将液压伸缩器(102)锁定;
然后控制蜗杆电机(105),进而蜗杆(107)带动涡轮(110)缓慢逆时针回转,从而使抓地轮(19)跟着逆时针回转,由于抓地轮(19)与地面是滚动配合的,因此抓地滚轮(19)的逆时针回转会使抓地滚轮(19)在地面(3)向前滚动,向前滚动的抓地滚轮(19)会反过来带动导孔座(34)同步跟着向前做运动,由于这时的伸缩杆(32)为与地面(3)成夹角的前矮后高的斜向杆,因此导孔座(34)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伸缩杆(32)与地面(3)形成的夹角会逐渐变小,根据几何关系,伸缩杆(32)的前端会逐渐被抬升,从而使后轮(1)在后圆弧形抱紧片(101)与前圆弧形抱紧片(115)的紧密抱紧的基础上逐渐脱离地面(3);后轮(1)在离地的过程中会对前圆弧形抱紧片(115)形成一个向下的反作用力f,所述反作用力f经过力传递部分转换成抓地滚轮(19)与地面(3)之间的压力,从而实现了汽车的重量与抓地滚轮(19)与地面(3)之间的压力呈正相关,进而保证了抓地滚轮(19)的“抓地性能”,避免抓地滚轮(19)向前滚动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现象;
随着抓地滚轮(19)的继续向前滚动,后轮(1)继续被抬升,当导孔座(34)沿伸缩杆(32)长度方向向前滑动至接触所述限位片(114)后侧时,说明这时的后轮(1)已经被抬升至预定高度,这时控制限位伸缩杆(116)带动夹持块(113)的伸出,使限位片(114)刚好夹在夹持块(113)与导孔座(34)之间,从而使抓地滚轮(19)与第一支撑轮(116)和第二支撑轮(117)的相对位置在后续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这时第一支撑轮(116)、第二支撑轮(117)和抓地滚轮(19)共同支撑起一个后轮(1);
当汽车的四个轮子都按上面的方法被抬升时,在控制各个制蜗杆电机(105),从而使抓地滚轮(19)主动旋转,进而带动被抬升的汽车水平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22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