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7749.4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秋生;郑家春;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燃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37/00 | 分类号: | F22B37/00;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杨家坤 |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蒸汽 发生 器用 燃烧 尾气 余热 装置 | ||
1.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包括回收箱(1),所述回收箱(1)的竖直两侧连通有进烟管(101)和排烟管(102),且与进烟管(101)垂直的一侧固定有侧排管(103),所述回收箱(1)远离侧排管(103)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补液管(108),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尾气余热回用空腔,且两侧的空腔内均设置有塔式冷却结构(2),中间的空腔内设置有与两个塔式冷却结构(2)连通的二级回收结构(3),两个所述塔式冷却结构(2)分别为一级回收结构和三级回收结构,所述回收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级回收箱(104)、L形固定板(105)和二级回收接管(106),所述二级回收接管(106)固定于一级回收箱(104)和L形固定板(105)之间,且与回收箱(1)中部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冷却结构(2)包括风机(201)、塔座(202)、冷却管一(203)、尾气导管(204)、检测管(205)、水平翅片(208)、电磁阀(209)和限位环(210),所述风机(201)固定于一级回收箱(104)内部,且其一端延伸至回收箱(1)内与冷却管一(203)连通,其另一端设置于一级回收箱(104)内,所述塔座(202)固定于回收箱(1)两侧空腔的内部,且竖直设置的冷却管一(203)贯穿塔座(202),其一端与尾气导管(204)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回收箱(1)中部空腔连接,所述检测管(205)连通在冷却管一(203)的外侧,所述水平翅片(208)设有多个且平行设置于冷却管一(203)外侧,所述限位环(210)连接在水平翅片(208)和冷却管一(203)之间,所述电磁阀(209)连接在冷却管一(203)与补液管(10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01)与冷却管一(203)之间连接有型号为VFX47的温控阀,所述一级回收箱(104)顶端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翅片(208)竖直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07),所述塔座(202)的外侧均匀固定有多个弹簧柱(206),且冷却管一(203)中部贯穿塔座(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回收结构(3)包括散热扇(301)、外壳(302)、冷却管二(303)、输送管(304)和竖直翅片(305),所述散热扇(301)顶部与定于外壳(30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其底端与回收箱(1)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二(303)贯穿外壳(302),且其一端通过输送管(304)与塔式冷却结构(2),另一端连接有型号为EQ06的感温三通阀,所述感温三通阀一端与输送管(304)连接,另一端呈开放状态,所述冷却管二(303)外侧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竖直翅片(3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的内侧固定有滤网(1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301)位于二级回收接管(106)的正底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燃烧尾气余热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设置的所述L形固定板(105)的表面设有防滑凹纹,且其与回收箱(1)平行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燃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燃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7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