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漆组件、涂漆装置及涂漆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7073.9 | 申请日: | 2021-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冯利忠;郭利吉;冯海祥;高小峰;沈华梁;沈嘉俊;章汉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04 | 代理人: | 黄利群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涂漆 组件 装置 成型 方法 | ||
1.一种涂漆组件,用于漆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漆包机前端的涂漆模架,所述涂漆模架上设有平行设置的涂漆前板和涂漆后板,所述涂漆前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设置的前定位槽,所述涂漆后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前定位槽一一对应的后定位槽,所述前定位槽、后定位槽的上端均与外部连通,相对应的前定位槽和后定位槽构成一条涂漆通道;后定位槽上部的内壁向两侧凹陷形成用于漆包线悬浮定位的穿模腔,后定位槽后端下部的内壁向两侧凹陷形成用于漆包线涂漆成型的成型腔;
每一道涂漆通道中,漆包线穿过涂漆模具后在穿模腔中进行一次定位后下滑入成型腔再次定位和涂漆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模腔的纵向高度小于或等于成型腔的纵向高度,穿模腔的横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成型腔的横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模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定位腔的横截面为腰圆形;所述涂漆模具为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槽在涂漆前板上横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后定位槽在涂漆后板上横向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漆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前定位槽的中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5毫米,相邻后定位槽的中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槽和后定位槽的高度和宽度均一致;所述前定位槽和后定位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7。
7.一种涂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漆包机本体,所述漆包机本体上设有至少一组涂漆走线机构,所述涂漆走线机构包括一个走线组件和两个分别位于走线组件两侧的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漆组件;
所述走线组件包括走线模架,所述走线模架上设有平行设置的走线前板和走线后板,所述走线前板上竖直设有前引线槽和分设于前引线槽两侧的前走线槽,所述走线后板竖直设有与前引线槽对应的后引线槽及与前走线槽分别对应的后走线槽,所述前走线槽、后走线槽的上端均有外部连通,相对应的前走线槽和后走线槽构成一条走线通道;后走线槽上部的内壁向两侧凹陷形成用于漆包线悬浮定位的第二穿模腔,后走线槽后端下部的内壁向两侧凹陷形成用于漆包线走线的第二成型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漆组件和走线组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或者,位于走线组件两侧的两个涂漆组件相对走线组件轴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漆包线的涂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走线槽和后走线槽的高度和宽度均一致;所述第二穿模腔与穿模腔形状一致,所述第二成型腔与成型腔形状一致。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漆装置的涂漆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覆膜后的漆包线依次进入涂漆组件的每一道涂漆通道,穿过涂漆模具后在穿模腔内保持悬浮状态自行定位,然后沿竖直方向随重力下落,在成型腔内完成涂漆并去除漆包线表面多余的绝缘漆;通过走线组件两侧涂漆组件的两条漆包线,分别进入走线组件两侧的走线通道,在第二穿模腔中进行一次定位后下滑入第二成型腔再次定位和走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0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