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4577.5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光;胡传坤;张秀成;张波;刘训凯;孙香冰;田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和普威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跟踪 模式 镜头 变焦 一致性 动态 纠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镜头光轴偏差数据进行采样;
S2.根据采样数据得到各焦距点位的偏差,生成各焦距段光轴偏差的线性计算公式;
S3.接收雷达探测的信息,计算出光电需要引导的角度;
S4.通过线性计算公式计算观瞄最佳视场角度下的变焦偏差;
S5.将光电需要引导的角度与变焦偏差进行数据拟合计算,得到引导角度;
S6.根据引导角度完成引导,开启目标捕捉和目标跟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开启数据采样配置功能,将光电调节到最广角并记录广角的视场角度;
S12.选择参照目标并自动调整目标居中,记录当前广角模式下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
S13.将光电设备拉到最长焦,识别最长焦的视场角,分析确定采样焦距点位,依次对各焦距点位进行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完成后,选择是否重新记录广角模式下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若选择是,则清除广角模式采集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重新执行步骤S12;若选择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分析确定采样焦距点位的具体步骤如下:根据长焦和广角的视场角度差值,分析出5-15个采样焦距点位,采样焦距点位采用两端密集、中间稀少的分布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对各焦距点位进行采样具体包括:
将光电调节到一个焦距点位,等待用户确认目标位置;
用户确认目标位置后,自动调整目标居中并记录该焦距点位上的水平角度、俯仰角度和视场角度;
调整光电到下一个采样焦距点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实时接收雷达探测的目标高度、距离、速度、水平方位信息和俯仰方位信息;
S32.通过雷达的标校信息、光电的标校信息、光电经纬度信息、和光电高度信息,将雷达的目标信号计算出光电需要引导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S41.根据雷达给出的目标距离计算出光电观瞄该目标需要的视场角度;
S42.根据视场角度选取该光电对应的线性计算公式;
S43.通过线性计算公式计算出视场角度下的水平偏差和俯仰偏差。
8.一种自动跟踪模式下镜头变焦一致性动态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探测器、光电观瞄跟踪仪、交换机和软件系统管控平台,所述雷达探测器和所述光电观瞄跟踪仪均连接所述交换机,所述交换机连接所述软件系统管控平台,所述软件系统管控平台包括,
数据采样模块:对镜头光轴偏差数据进行采样;
纠偏公式生成模块:根据采样数据得到各焦距点位的偏差,生成各焦距段光轴偏差的线性计算公式;
引导角度计算模块:接收雷达探测的信息,计算出光电需要引导的角度;
变焦偏差计算模块:通过线性计算公式计算观瞄最佳视场角度下的变焦偏差;
偏差纠正模块:将光电需要引导的角度与变焦偏差进行数据拟合计算,得到引导角度;
自动跟踪模块:根据引导角度完成引导,开启目标捕捉和目标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和普威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和普威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45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