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的食品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2751.2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4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许慧霖;何承源;王佳良;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25/00;A23L33/10;A23L33/15;A23L33/155;A23L33/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黄芷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糖尿病人 食品 配方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的食品配方,涉及食品技术领域。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整粒型燕麦片30000‑40000份,整粒型黑小麦片6200‑6800份,藜麦球1200‑1400份,奇亚籽480‑720份,乳清蛋白球2200‑5000份,冻干蓝莓碎600‑800份,熟南瓜籽仁2600‑3200份,熟扁桃仁碎2200‑4000份,低聚异麦芽糖4000‑6000份,赤藓糖醇500‑2000份,甜菊糖苷7‑9份,玉米油5500‑7000份,磷脂50‑70份,复合矿物质300‑1500份,复合维生素130‑150份。本发明使用整粒型麦片,最大可能的保留燕麦原本结构,使燕麦片的营养素损失尽可能减少,相较于传统工艺,降低燕麦片的升糖指数;同时,本发明针对长期服药的糖尿病患者,做营养素强化,可减少糖尿病患者服用营养强化剂的次数,使患者适应感更强,增加患者依从性,利于减缓营养素缺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的食品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因素等的改变,导致糖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使得全球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陡然上升,已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糖尿病患者因代谢紊乱,身体除易缺乏多种宏量营养素外,更缺乏多种微量营养素,其中最突出的有铬、锌、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叶酸等。
现阶段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食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低糖或无糖,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选购无糖食品时轻信广告和媒体宣传,购买渠道不规范,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选择,极少得到专业医生指导,食用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尽管现阶段市场上,出现有针对糖尿病人的营养强化麦片,但其生产方法为直接将营养强化剂、甜味剂、奶粉、植脂末等混合到经精细加工的速溶麦片里,以实现对营养素的强化目的,但该经过营养强化的麦片,是将经高速剪切获得的薄片烘烤脱水后得到的速溶麦片,或经磨粉调浆压片重组得到的速溶麦片,然后按一定配比混合营养强化剂(如烟酸铬),此种方法虽然能实现对营养素的强化,但其加工工艺破坏了燕麦原有结构,使其升糖指数变高。
此外,现有的糖尿病营养强化麦片,在精细加工的麦片中混合营养强化剂的同时,为满足口味需求,会添加大量的麦芽糊精、奶粉甚至植脂末等,此类麦片,虽然使用了代糖,但是并没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使用量,所以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无糖食品。糖尿病患者摄入淀粉类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更易使病情恶化。同时,现有的糖尿病营养强化麦片,仅适用于加水冲调后食用,缺少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的食品配方及其制备工艺,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的食品配方,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整粒型燕麦片30000-40000份,整粒型黑小麦片6200-6800份,藜麦球1200-1400份,奇亚籽480-720份,乳清蛋白球2200-5000份,冻干蓝莓碎600-800份,熟南瓜籽仁2600-3200份,熟扁桃仁碎2200-4000份,低聚异麦芽糖4000-6000份,赤藓糖醇500-2000份,甜菊糖苷7-9份,玉米油5500-7000份,磷脂50-70份,复合矿物质300-1500份,复合维生素130-150份。
其中,本发明中,所述整粒型燕麦片可用荞麦片、青稞麦片或高粱片代替。
本发明中,所述复合矿物质选自L-乳酸钙,葡萄糖酸锌、乳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复合维生素选自烟酸、叶酸、氰钴胺、盐酸硫胺素、L-抗坏血酸钠、维生素D3、醋酸维生素A、盐酸吡哆醇、dl-α-醋酸生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冻干蓝莓碎和熟扁桃仁碎的粒径为2-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