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3501.2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1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兴旺;冯大强;郑落汉;郭庆波;李华东;曾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R3/04 | 分类号: | F23R3/04;F23R3/16;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张奕轩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燃机双 燃烧室 点火 试验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机匣、设置在进气机匣上的双燃烧室进气涵道以及与所述双燃烧室进气涵道连接的火焰筒出口转接段,其中,所述进气机匣内设有进口分流整流板,所述双燃烧室进气涵道包括两级整流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通过设置1级分流整流板、2级整流板和合理进气机匣尺寸及布局,实现了在单管进气条件下双燃烧室进气不均匀度小于±10%的设计要求,满足了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均匀性进气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点火联焰特性是单管燃烧室火焰筒的基本性能,也是燃烧室和燃机运行的可靠性指标。通常燃气轮机燃烧室多采用环管型结构设计,由数十个火焰筒和环形二次流道构成,每个火焰筒头部由1个中心喷嘴和多个外围喷嘴组成喷嘴组件,以实现稳燃和全负荷燃烧过程。在燃机机组启动时,只有有限几个火焰筒用点火器直接点燃,其他火焰筒则通过联焰方式点燃。因此,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点火联焰特性。
现有技术中虽然开展过部分联焰试验,但国内外鲜有对双燃烧室进气装置进行专门研究的报道,为了掌握燃气轮机燃烧室联焰结构设计方法,基于此提出设计一种能够满足燃气轮机双燃烧室进气条件的进气装置,以满足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燃气轮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满足燃气轮机双燃烧室进气均匀性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机匣、设置在进气机匣上的双燃烧室进气涵道以及与所述双燃烧室进气涵道连接的火焰筒出口转接段,其中,所述进气机匣内设有进口分流整流板,所述双燃烧室进气涵道包括两级整流板。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进气机匣还包括用于形成进口气流通道的进气直管段。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进口分流整流板距进气直管段出口距离为50mm~300mm,所述进口分流整流板宽度与所述进气直管段的内部通径的比为1/2~1。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两级整流板中的第一整流板和第二整流板的安装间距为50-150mm。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双燃烧室进气涵道包括与燃烧室连接的双燃烧室连接法兰,所述双燃烧室连接法兰连接有进气段外套,所述燃烧室的火焰筒与所述火焰筒出口转接段连接,所述进气段外套与火焰筒以及火焰筒出口转接段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两级整流板设置在气流通道内,用于形成气流通道内的两级整流。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双燃烧室连接法兰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的平面为倒V型平面,所述倒V型夹角为150-170°。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进气机匣为椭圆形中空箱体结构,所述进气机匣的长轴长度为所述双燃烧室连接法兰的双安装孔间距的1.5-5倍,短轴长度为所述双燃烧室连接法兰的双安装孔间距的0.8-2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试验进气装置,通过设置1级分流整流板、2级整流板和合理进气机匣尺寸及布局,实现了在单管进气条件下双燃烧室进气不均匀度小于±10%的设计要求,满足了重型燃机双燃烧室点火联焰均匀性进气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3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