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套及船用内燃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22273.7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芳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22 | 分类号: | F02F1/22;F02F1/20;F02F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套 内燃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套及船用内燃机。气缸套(14)包括多个扫气口(14a)和多个保油槽(14c),多个保油槽(14c)设置于多个扫气口(14a)的上方的内壁部(14b),且以与各扫气口(14a)对应的方式,以沿周向排列的状态布置。多个扫气口(14a)分别使从气缸外套(13)吸入进来的空气以向周向上的任一方向即规定的旋转方向(D1)形成旋涡的方式流动,多个保油槽(14c)以相邻的保油槽(14c)彼此互相被断开的状态设置,并且分别以沿中心轴(C)越接近上方就越靠近旋转方向(D1)上的前侧的方式延伸,以便沿旋涡的流动以直线状延伸。上述气缸套抑制润滑油从扫气口流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气缸套以及包括该气缸套的船用内燃机。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镌刻设置有保油用的槽的气缸套。具体而言,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气缸套在该气缸套内表面的注油孔下方且扫气口(扫气孔)的上方包括保油用的波纹状槽。
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从注油孔供给到气缸套内表面的润滑油通过活塞的往返移动而向下方被刮落。该润滑油不会通过扫气口向外部泄漏,而是贮存在槽内。然后,贮存在槽内的润滑油利用活塞向上方被汲上来,并且沿着槽还向圆周向扩散。由此,能够减少通过扫气口向外部流出的润滑油的量。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5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在构成为向保油用的槽(保油槽)内填充润滑油的情况下,例如在每次的循环中没有在将槽内的润滑油刮出后更换槽内的润滑油,则从抑制润滑油流出的方面而言,并不适合。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润滑油从扫气口流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发明人在研讨保油槽的形状的基础上,着眼于在气缸套内流动的横向旋涡状的空气流(涡流),想到了本公开。
具体而言,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呈圆筒状且构成为伴随着活塞的往返移动从气缸外套吸入空气。该气缸套包括:多个扫气口,以沿周向排列的状态布置;以及多个保油槽,设置于所述多个扫气口的上方的内壁部,且以与所述多个扫气口分别对应的方式,以沿周向排列的状态布置。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垂直于所述活塞的中心轴的横向剖面上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扫气口分别使从所述气缸外套吸入进来的空气以向周向上的任一方向即规定的旋转方向形成旋涡的方式流动,所述多个保油槽以相邻的保油槽彼此互相被断开的状态设置,并且分别以沿所述中心轴越接近上方就越靠近所述旋转方向上的前侧的方式延伸,以便沿所述旋涡的流动以直线状延伸。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各保油槽形成为沿着合成上方向和旋转方向而形成的倾斜方向延伸,以便沿旋涡的流动延伸。通过按照上述方式形成,能够利用涡流促进从保油槽刮出润滑油。由于每次的循环中都产生涡流,因此,能够与循环的进展联动地更换润滑油。
此外,不使保油槽彼此连结而是有意使它们断开,由此,能够在不会从一个保油槽朝着与之紧邻的另一个保油槽引导润滑油的情况下,朝向上方有效地刮出润滑油。
通过促进从保油槽刮出润滑油,由此,能够在润滑油从气缸套的内壁部向下方刮落的时刻等应使保油槽发挥功能的时刻之前,将该保油槽内清空。由此,能够抑制润滑油流出。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呈圆筒状且构成为伴随着活塞的往返移动从气缸外套吸入空气。该气缸套包括:多个扫气口,以沿周向排列的状态布置;以及多个保油槽,设置于所述多个扫气口的上方,且以与所述多个扫气口分别对应的方式,以沿周向排列的状态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