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检测指导的骨科病灶计数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20918.3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敏;谢毅;王泓霖;叶哲伟;钟胜;贺嘉骏;霍彤彤;徐昆仑;董雷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81;G06T7/187;G16H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检测 指导 骨科 病灶 计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检测指导的骨科病灶计数方法及系统,提取图像的边缘特征作为网络输入的第四通道,并行执行病灶检测与计数任务;检测任务生成疑似目标区域,计数任务生成特征值热力图;在检测区域内求热力图的值之和,根据区域内热力图之和与检测得分的乘积,增加检测类别目标计数值。本发明通过检测网络提取了目标的包围框,在更加精确的范围内统计目标的数量,在特定场景下大大提高了图像特征的有效利用率,使得计数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检测指导的骨科病灶计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CT、MR、PET、超声、X光等医疗成像技术在疾病额早期检测、诊断、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由于目前计数网络存在较大误差,对病灶进行精确计数的任务目前仍由专业的医生完成。
目前,常规的计数网络通过输出目标密度图的方式回归目标数量,无类别信息,导致病灶间计数混淆。常用的检测网络,对目标产生具有类别的信息的包围框,然而病灶成像小,密度大,检测难度高,漏检频率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常规的计数网络无类别信息,导致病灶间计数混淆,存在较大误差。
(2)常用的检测网络的病灶成像小,密度大,检测难度高,漏检频率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计数网络通常基于热力图回归的方式,回归目标数量,常见的基于高斯函数设计的标记区域无类别信息。同时,病灶间易存在相互遮挡,导致病灶间的计数混淆。
检测网络使用统一的标签匹配方案对目标匹配标签,交并比(推荐区域与真值的包围区域的交集与并集的比例)大于固定阈值(常设置为0.7)为正样本,小于固定阈值(常设置为0.3)为负样本,基于以上机制,对成像面积不同的病灶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对于病灶成像小,密度大特性,匹配的正样本少,导致正负样本不均衡,损害网络性能,造成漏检频率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检测算法检测出粗糙的区域,在精确区域内进行计数,抑制无关信息干扰。提高计数准确度,同时获得计数类别。提高病灶计数准确度,辅助医生给出精确计数识别结果。
对于低年资医生来说,解决以上问题可以辅助修正低年资医生的阅片准确度。医生阅片速度为10-20秒/片,连续工作10小时,阅片效率降低30%,对于高年资医生来说,解决以上问题可以提高高年资医生的阅片效率,缓解医疗资源压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检测指导的骨科病灶计数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检测指导的骨科病灶计数方法包括:
步骤一,提取图像的边缘特征作为网络输入的第四通道,并行执行病灶检测与计数任务;
步骤二,检测任务生成疑似目标区域,计数任务生成特征值热力图;
步骤三,在检测区域内求特征值之和,根据区域内特征值之和与检测得分的乘积,增加检测类别目标计数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使用拉普拉斯函数处理原始图像,得到图像边缘成像,作为第四通道与原始图像(RGB图像)拼接在一起,记作M_1;
将M_1作为网络的初始输入送入特征提取网络f_1;
提取后的特征被并行送入检测网络f_2与计数网络f_3。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0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线束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铝钛箔包装结构及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