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19267.6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7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立脇正章;安井健;川辺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K1/04;B62D21/15;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身大型化或车身重量增加的车身结构。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包括: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车宽方向的一端连接于侧梁(31);电池(85),被配置在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的下方;电池壳体(81),车宽方向的一端经由右侧框架(103)或左侧框架(104)而连结,且收纳电池(85);横梁弯曲部(45i、46i),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以及框架弯曲部(103g、104g),形成于右侧框架(103)或左侧框架(104),横梁弯曲部(45i、46i)与框架弯曲部(103g、104g)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其在地板面板的下方,搭载有将多个电池排列收纳在电池壳体(电池组框架)中的电池组(battery pack)。此种车辆中,为了防止因对车身的车宽方向侧部的侧面碰撞(侧方碰撞)造成的电池组的损伤,公开了一种使侧梁压坏而利用所述侧梁来吸收因侧面碰撞造成的载荷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公开了一种技术:在电池壳体的车宽方向侧部设置易压溃部,通过使易压溃部压溃变形,来吸收因侧面碰撞造成的载荷(例如,专利文献2参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936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1322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电池壳体自身需要通过侧面碰撞来使侧梁压坏所需的机械强度。为了确保所述机械强度,有可能导致电池壳体大型化或重量增加。
而且,专利文献2中,必须确保使易压溃部压溃变形的足够空间(车宽方向的变形行程区域)。因此,有可能造成车身的车宽方向大型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身大型化或车身重量增加的车身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包括:地板横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沿着车身(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身10)的车宽方向延伸,且车宽方向的一端(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右端部45a、右端部46a、左端部45c、左端部46c)连接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侧部;电池(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池85),被配置在所述地板横梁的下方;电池壳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壳体81),车宽方向的一端(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右侧外框体103b、第二左侧外框体104b)经由侧框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右侧框架103、左侧框架104)而连结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侧部且所述地板横梁的下方,且收纳所述电池;第一弯曲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横梁弯曲部45i、横梁弯曲部46i),形成在所述地板横梁的所述一端的一侧,随着从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横梁水平部45e、横梁水平部46e)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朝上下方向倾斜地弯曲;以及第二弯曲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框架弯曲部103g、框架弯曲部104g),形成于所述侧框架,随着从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平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框架水平部103f、框架水平部104f)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朝上下方向倾斜地弯曲,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在上下方向(在车宽方向上排列)上排列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9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件分布式、硬件聚合的层级业务管理
- 下一篇:电池组搭载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