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废旧尼龙回收利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3045.3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纪少思;祁先勇;邵有国;陈连清;宋林;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K9/10;C08K7/28;C08K5/3492;C08K3/02;C08K3/016;C08K5/00;C08K5/5313;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尼龙 回收 利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废旧尼龙回收利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成:废旧尼龙,45‑70份,优选50‑60份;微胶囊化阻燃剂,12‑30份,优选16‑24份;空心玻璃微珠,20‑40份,优选25‑35份;助剂,1‑3份,优选1.5‑2.5份;所述微胶囊化阻燃剂具有以阻燃剂为内核,以环氧硅烷齐聚物MP200为包覆外壳的微胶囊化结构。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并且具有质量较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将废旧尼龙回收利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链尼龙由于密度低、低温韧性好、吸水率低、尺寸稳定、耐溶剂性能优异等在冷却管、工业管路、燃气管路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这类材料的电性能极佳,在电子电器、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倡导和推进环保、低碳的绿色新材料,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材料进行二次回收利用,长链尼龙作为一种高成本、性能优异的材料更有必要参与其中。但经历过一次及以上注塑成型的长链尼龙(本文简称“废旧尼龙”)由于降解导致分子量降低,已经失去了它本有的性能优势。另一方面,废旧尼龙的酰胺键密度进一步降低,阻燃就变得难上加难,因此,如何利用废旧尼龙生产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就变得亟需解决。
中国专利对于废旧尼龙重新利用的报道很少,CN104861644A提出一种阻燃可回收绝缘改性材料,通过将尼龙6/66、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玻璃纤维、微胶囊化红磷熔融共混,制备得到可用于中高压电器设备的尼龙材料,但其并没有对尼龙材料经注塑后重新利用的方法进行介绍,无法解决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另外,该专利仅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无法将尼龙6/66、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玻璃纤维、微胶囊化红磷有效结合起来,因此不仅树脂的力学性能损失极大,而且微胶囊化红磷依然易析出,导致材料阻燃性能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将废旧尼龙回收利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将废旧尼龙回收利用的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成:
S1、废旧尼龙,45-70份,优选50-60份;
S2、微胶囊化阻燃剂,12-30份,优选16-24份;
S3、空心玻璃微珠,20-40份,优选25-35份;
S4、助剂,1-3份,优选1.5-2.5份;
所述微胶囊化阻燃剂具有以阻燃剂为内核,以环氧硅烷齐聚物MP200为包覆外壳的微胶囊化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环氧硅烷齐聚物MP200,环氧值4-5mmol/g,粘度30-40Pa.s,优选迈图COATOSIL*MP200。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微胶囊化阻燃剂中,阻燃剂与环氧硅烷齐聚物MP200的质量比为(0.2-5):1,优选(0.3-3):1。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阻燃剂为红磷、三聚氰胺焦磷酸盐、二乙基次磷酸铝、氢氧化镁、复合磷氮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MP200是一种环氧硅烷齐聚物,容易在固液界面聚集发生水解、缩聚反应,在与阻燃剂混合后可在其表面水解、缩聚成大分子,从而对阻燃剂形成包覆,这使得一方面阻燃剂不容易析出,另一方面阻燃剂分散更加均匀,不易发生团聚,从而发挥优异的阻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3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