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体温检测芯片及测温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10547.0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6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波;李翎;王小周;肖宛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芯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王海栋 | 
| 地址: | 311421 浙江省杭州市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体温 检测 芯片 测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体温检测芯片及测温系统,检测芯片包括并联的N组感温子电路,每组感温子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和第一PNP管,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第一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一开关电压,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二开关电压,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的漏极和第四MOS管的漏极;第三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一开关信号,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源极、第一PNP管的发射极;第四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二开关信号;第一PNP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基极。该芯片用PNP管作为一次性感温元件,不仅测温精度、灵敏度、效率均较高,而且不会产生交叉感染,安全系数较高,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体温检测芯片及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体温检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但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目前体温检测可以使用接触式或者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技术,但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接触性的皮肤测温,如红外耳温枪测温时都必须将其传感器贴伏于人体表面各待测部位,需要定期消毒,不仅费时费事,而且容易交叉感染;而非接触性皮肤测温,测温时无需与人体接触,仅通过接受人体的红外辐射或微波辐射来测定皮温,如微波热像仪和红外热像仪等,其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且在此种情况下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体温检测芯片及测温系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体温检测芯片,包括并联设置的N(N≥2)组感温子电路,每组感温子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和第一PNP管,其中,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一开关电压,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二开关电压,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一开关信号,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PNP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输入第二开关信号;
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基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1组感温子电路的偏置电流为Ibias,所述第N组感温子电路的偏置电流为P*Ibias。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i(i=1、2…N)组感温子电路输出具有绝对温度成互补关系特性的目标电压量VBE: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开尔文温度,q为电荷量,IC为集电极电流,IS为PNP管的饱和电流;
所述第1组感温子电路与所述第N组感温子电路之间输出具有绝对温度成正比特性的目标电压差ΔVBE: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开尔文温度,q为电荷量,p为Ibias电流。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一次性体温检测芯片的测温系统,包括:感温电路、温度转化电路、控制电路和显示终端,其中,
所述感温电路用于采集人体温度,并将所述温度转化为目标电压量和目标电压差,所述感温电路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体温检测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芯科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芯科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