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8748.7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东;员浩阳;刘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筑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74;C21D9/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菲尼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 钢结构 加工 应力 释放 方法 | ||
1.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材料准备:将需要进行热应力释放的单个或单个伞状超长跨度不锈钢置入进料架,并完成对伞状超长跨度不锈钢的间距调整;
步骤2:退火炉内部处理:先将液氨和催化剂进行加热,使液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氢、氮混合气体,通过注射设备,将氢、氮混合气体吹入退火炉的内部,使氢、氮混合气体替代退火炉中的氧气成分;
步骤3:不锈钢加热:通过进料架上的输送带将不锈钢送入退火炉的内部,并加热至900℃-1000℃,通过温度控制器,感应钢材温度达到需求后,进行短时间停顿保温,使不锈钢的高温可以将不锈钢内部存在的碳化物熔于奥氏体组织内;
步骤4:不锈钢降温:再次通过输送带将经高温加持后的不锈钢输送至冷却区域,通过水冷的方式,快速将不锈钢的温度降至350℃以下,从而完成对伞状超长跨度不锈钢结构的热应力释放;
步骤5:冷却水降温:不锈钢经降温后,冷却水由于不断的与高温接触则会出现升温的情况,这时通过多根极细的输送管将升温的冷却水,输送至制冷设备内部,制冷管直接贯穿进制冷设备内部,并贯穿出来,制冷设备内部温度低于-40℃,冷却水进入制冷设备后,制冷设备内部低温会快速作用到冷却水,使冷却水快速的完成降温,冷却水经制冷后,会再次被输送进不锈钢的冷却水槽内,等待下次进行循环;
步骤6:再次冷却:不锈钢经冷却水冷却后,送入风冷工区,进而风冷降温,从而完成退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个不锈钢置入进料架经间距调整后,必须进行二次检查,避免钢材互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不锈钢置入进料前,检查进料架上的输送带是否可以正常进行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退火炉内部氧气被氢、氮混合气体替代后,通过氧气检测设备对退火炉内部进行检测,确保退火炉内部不会存在氧气,避免氧气会导致后期加热过程出现和氢、氮混合气体结合,出现燃烧现象,进而造成爆炸情况发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氢、氮混合气体中,氢占比75%,氮占比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温度,同时控制降温温度,保证退火炉内部钢件温度可以保持在900℃-1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不锈钢保温时长为2-4分钟,保温目的是为了保证不锈钢内部碳化物会完全熔于奥氏体组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不锈钢加热过程,连续对退火炉内部注射氢、氮混合气体,保证气体可与不锈钢充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冷却水由冷却水槽流出,通过喷淋的方式对不锈钢进行降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结构加工的热应力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使用后的冷却水,在被输送前,制冷设备内部多根极细输送管始终处于被制冷的状态,冷却水与制冷设备内部输送管接触会加快冷却水的制冷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筑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筑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87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冷柜温控器
- 下一篇:一种螺旋保护套加工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