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6098.2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玲;史富强;杨馨雨;王欢;尹龙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30;C02F1/72;C02F1/78;C02F1/28;B01J20/22;B01J20/30;B01J31/28;B01J31/3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索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31 | 代理人: | 贾文健 |
地址: | 130118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再生 水中 有机 污染物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再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对再生水利用途径存在危害,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其有效去除;有机微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技术落后单一的特点,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等问题,所述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吸附材料对待处理再生水进行吸附,然后加催化剂,通臭氧进行催化氧化后,经微孔滤膜过滤,最后加光催化剂进行照射处理后,经滤料过滤后排放或回用。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其通过吸附过滤、臭氧催化氧化过滤,光催化过滤三重处理,实现了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彻底去除,其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再生水可以替代自来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洗车用水以及园林、绿化、冲刷道路等市政用水,从而改变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加,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种种污染,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已成为我国当前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以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为源水的再生水地下储存工程,利用地下含水层空间调蓄再生水资源以供后续使用,因兼具污水厂出水资源化与涵养地下水系统双重功能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等方面意义显著。然而,这一过程存在将有毒有害物质引入地下水的风险,尤其是有机微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再生水后续利用过程的影响不能忽视。
近年来城市污水中不断检出风险高、去除难和生物易累积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内分泌干扰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和工业添加剂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中参与正常生理作用的内分泌系统造成深刻影响,从而对人体的生殖能力、免疫力等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水质安全与风险防控是再生水地下储存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新再生水水质标准》中对非常规污染物关注程度提高,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和设备需求迫切。然而我国再生水回用技术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再生水中非常规污染物如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对再生水利用途径均有危害,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其有效去除;(2)目前再生水中非常规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技术落后单一的特点,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对再生水利用途径存在危害,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其有效去除;有机微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技术落后单一的特点,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
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再生水通入反应器中,利用吸附材料对再生水进行吸附处理后,过滤得一级处理水;
S2、控制投入量为0.8-1.8g/L,将催化剂加入到一级处理水中,边搅拌边通入臭氧进行催化氧化反应,臭氧通入量为1-10mg/L,催化氧化反应时间为1-3h,反应完全后经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二级处理水;
S3、将二级处理水通入曝晒池中,控制投入量为3-8g/L,边搅拌边将光催化剂加入到二级处理水中,经400-760nm的可见光照射12-20h,最后经从上到下依次为无烟煤、石英砂和麦饭石滤料过滤后再生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吸附处理具体指:将反应器中的待处理再生水升温至48-58℃,控制吸附材料的投入量为18-30g/L,保温边搅拌边往待处理再生水中投入吸附材料,搅拌混合处理3-5h后,经粒径为0.5-5μm的精密过滤器过滤,即得一级处理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