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6098.2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玲;史富强;杨馨雨;王欢;尹龙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30;C02F1/72;C02F1/78;C02F1/28;B01J20/22;B01J20/30;B01J31/28;B01J31/3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索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31 | 代理人: | 贾文健 |
地址: | 130118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再生 水中 有机 污染物 方法 | ||
1.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再生水通入反应器中,利用吸附材料对再生水进行吸附处理后,过滤得一级处理水;
S2、控制投入量为0.8-1.8g/L,将催化剂加入到一级处理水中,边搅拌边通入臭氧进行催化氧化反应,臭氧通入量为1-10mg/L,催化氧化反应时间为1-3h,反应完全后经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二级处理水;
S3、将二级处理水通入曝晒池中,控制投入量为3-8g/L,边搅拌边将光催化剂加入到二级处理水中,经400-760nm的可见光照射12-20h,最后经从上到下依次为无烟煤、石英砂和麦饭石滤料过滤后再生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吸附处理具体指:将反应器中的待处理再生水升温至48-58℃,控制吸附材料的投入量为18-30g/L,保温边搅拌边往待处理再生水中投入吸附材料,搅拌混合处理3-5h后,经粒径为0.5-5μm的精密过滤器过滤,即得一级处理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吸附材料由以下方法制得:将生物质炭加入到48-68℃的水中,超声分散10-20min后,保温加入柠檬酸铁、硫酸铜和乙酸铵,继续超声分散混合1-2h后,过滤、烘干研磨得粒径为1-100μm的吸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生物质炭40-60份、水100份、柠檬酸铁3-5份、硫酸铜4-8份、乙酸铵1-3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生物质炭50份、水100份、柠檬酸铁4份、硫酸铜6份、乙酸铵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催化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氯化亚铁、硫酸铝、硅酸镁和溴硝丙二醇依次加入到水中,边搅拌边升温至40-80℃,搅拌混合均匀后,保温静置陈化8-12h,过滤,洗涤,置于100-12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即得所需的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氯化亚铁8-16份、硫酸铝12-18份、硅酸镁25-40份、溴硝丙二醇5-15份、1,3,5-三嗪-2,4,6(1H,3H,5H)-三硫酮三钠盐2-4份、水60-80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氯化亚铁12份、硫酸铝15份、硅酸镁32份、溴硝丙二醇10份、1,3,5-三嗪-2,4,6(1H,3H,5H)-三硫酮三钠盐3份、水7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微孔滤膜的粒径为0.05-0.2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光催化剂由质量4-7:1-1.4:1-2:5-10的二氧化钛、二聚醋酸铑、氯化钯和氧化铝复配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0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