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2528.3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悦;贾增博;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C25D13/12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陈新英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吊具,包括主杆、至少一个斜杆和刀锋组件;主杆包括接地端和挂起端;斜杆相对主杆倾斜布置,至少倾斜45°;斜杆包括靠近接地端的固定端和远离接地端的自由端,固定端与主杆固定连接,自由端朝向挂起端倾斜;刀锋组件包括均布在斜杆周向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互呈120°布置;车轮的中心孔从斜杆的自由端套入,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共同抵接车轮的表面。本发明通过三个刀片阻挡竖车轮,使车轮保持竖立,改变了传统挂具的位置;并且采用平板状的三个刀片,刀锋组件与车轮为点接触,改变了传统挂具与车轮的面接触的方式。提高装挂效率,减小装挂吊具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吊具。
背景技术
轿车钢轮作为一种汽车用零部件,早已实现流水作业。底漆涂装线由人工将钢车轮白件装挂到吊具上,工件随悬链在各工序间行走,电泳涂装,每次电泳时,吊具与工件接触的挂点上都有一定积漆,积漆厚度超过2mm,会出现色差及二次电泳等漆膜缺陷。
现在通用车轮电泳吊具的装挂点是在车轮风孔及气门孔。如申请号为201020609830.1、申请日为2010年11月16日、名称为《钢制车轮电泳涂装挂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装挂点是钢轮的散热风孔。车轮风孔和气门孔的孔径比较小,挂件人员需要找点,所需时间长,浪费工时。同时装挂气门孔时,漆渣大,会影响安装气门嘴,轮胎容易漏气。
基于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减小吊具与车轮的挂点的接触面积的吊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小工件在挂具点处积漆的表面积的一种车轮吊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吊具,包括主杆、至少一个斜杆和固定在斜杆上的刀锋组件;
主杆包括接地端和挂起端;
斜杆相对主杆倾斜布置,斜杆与主杆之间的倾斜角度至少为45°;
斜杆包括靠近接地端的固定端和远离接地端的自由端,固定端与主杆固定连接,自由端朝向挂起端倾斜;
刀锋组件包括均布在斜杆周向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互呈120°布置;
自由端用以将车轮的中心孔套入斜杆,平板状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共同抵接车轮使车轮竖立。
进一步的,第一刀片在靠近自由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的法线与斜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二刀片在靠近自由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的夹角为45°,第二接触面朝向固定端倾斜;
第三刀片在靠近自由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接触面,第三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的夹角为45°,第三接触面朝向固定端倾斜;
车轮的中心孔套在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上;
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共同抵接车轮。
进一步的,第一刀片的轮廓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边长的长度为7cm,直角腰的长度为3cm,斜腰的长度为5cm,上边长的长度为4.5cm;下边长固定在斜杆上。
进一步的,沿斜杆的长度方向,第一刀片靠近固定端的一端与斜杆的交汇处距离主杆的长度为2.5cm。
进一步的,第二刀片的轮廓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边长的长度为7cm,直角腰的长度为5cm,斜腰的长度为8cm,上边长的长度为2cm;下边长固定在斜杆上。
进一步的,第三刀片的轮廓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边长的长度为7cm,直角腰的长度为5cm,斜腰的长度为8cm,上边长的长度为2cm;下边长固定在斜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2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