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0702.0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魏方谦;李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光大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85;B01F27/191;B01F35/71;B01F35/21;C04B26/2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22 | 代理人: | 樊超越 |
地址: | 45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泡沫 沥青 再生 混合 拌和 方法 | ||
1.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料斗将混合好的集料输送至第一传输带,通过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第三传输带将集料输送至拌锅内;
S2,启动搅拌电机对拌锅内的集料先进行干拌均匀,然后先将沥青储存罐内的沥青泵入沥青称量装置,沥青称量装置称取合适量的沥青,通过沥青泵将沥青输送至发泡腔;
S3,同时发泡腔的供水口连接定量供水装置对其进行供水,水进入发泡腔内遇高温沥青发生气化,在沥青中形成大量气泡,形成发泡沥青;
S4,最后通过发泡腔另一端连接的喷头将发泡后的沥青喷入拌锅内,在拌锅内进行统一搅拌;
该方法采用一种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拌和系统,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靠近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上方设有料斗,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底部设有滑轮,通过滑轮与第一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出料端设有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带的一端与第一架体连接,第二传输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的上方设有第三传输带,第三传输带的一端与第二传输带承接,第三传输带另一端下方设有拌锅,所述拌锅的底部设有下料口 ,拌锅的上方设有站台,拌锅设置在第二架体的靠近顶部位置;
所述拌锅的一侧设有沥青发泡结构,所述沥青发泡机构包括沥青存储罐、沥青称量机构、发泡腔、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拌锅的上方,喷头将经过发泡后的沥青加入到拌锅中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拌锅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设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轴贯穿拌锅,且搅拌电机驱动连接有搅拌齿;所述沥青存储罐为双层机构,所述沥青存储罐的一侧设有加热器,加热器通过连接的加热管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沥青存储罐的底部,所述沥青罐连接有传输管,传输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沥青称量装置,沥青存储罐通过设置的泵送机构将沥青通过传输管送入沥青称量机构;所述沥青称量机构包括称量斗,所述称量斗与第二架体连接,称量斗的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量斗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计量,称重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为单片机系统;
该方法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包括发泡沥青和集料、石子、矿粉,集料为天然砂料,为了更好的配出质量更好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的质量配合比满足,发泡沥青:集料:石子:矿粉=10-13:190-220:200-230:8-11;所述集料的粒径包括以下规格0-4mm、4-7mm、7-11mm、11-16mm;各种规格的比例为0-4mm:4-7mm:7-11mm:11-16mm=35.5:21:22: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的沥青为SBS改性沥青,沥青储存罐的储存温度为150-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沥青称量装置称量斗底部设有多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拌和料需求称量定量的沥青进行发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发泡腔的供水口连接有定量供水系统,对发泡腔内定量供给15-30℃的冷水,冷水遇到高温的沥青气化产生气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发泡腔连接的喷头上对称设有两列喷管,发泡沥青从喷管中均匀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拌锅内的搅拌温度为135-1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泡沫沥青的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拌锅内单次混合料的搅拌时间控制在75-9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光大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光大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7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船舶舷侧吸收液舱泄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奶牛饲养用饮水槽